11 12
發新話題
打印

請教前輩"純"乾倉?乾倉?

請教前輩"純"乾倉?乾倉?

我實在有一個我弄不懂的問題請教各大先進!啥是"純"乾倉?乾倉?  我都是拿個紙箱隨便開2.3個洞就亂丟ㄌ!那是算啥倉?<聽說那是自然倉 >  又我有一些茶沒地方放就放在辦公室<有冷氣>那叫啥倉?會對藏茶有何影響?  我有朋友為ㄌ藏茶特意去買ㄌ溼度計控制乾溼度  ?

TOP

存茶的地方就叫"倉",所以是否"入倉"很難定義....www.t4u.com.tw8 y; Q9 i2 ?7 a. p: J+ I4 O
一般廣義來說"入倉"是以入"港倉"為標準,港倉又分乾倉、濕倉、輕入倉、重入倉..等等,隨人怎麼說.....當然還有廣東倉、台灣倉、馬來西亞倉.....一堆的倉tea,t4u' \+ P% f9 N. G
純乾倉一般指的是"未入倉"就是一般的自然環境,不刻意加濕的環境..........tea,t4u0 n# U9 r! S! F3 n6 n7 }5 l
當然各地區的溫濕度會因季節變化而有所不同,有些地方雨季來臨時濕度可到達90%以上,這樣算不算入倉??沒人敢說,因為到底濕度多少才算純乾至今沒有結論,而且存茶環境濕度高低也會因人喜好而定....
; N* Q; B4 W3 c& ^/ t2 pTea For You 茶藝論壇普洱目前走向大致上分為兩派,一是傳統港倉、一是純乾倉(未入倉),沒有絕對好壞,各有喜好者,所以多方去嚐試找出自己喜歡的路線,再著手去存茶才是.....

TOP

你那種存茶方式,應該是乾倉
# @* G. B/ H- F2 I5 W" Fwww.t4u.com.tw在冷氣房內放茶,溫度太低,對茶的轉化比較慢

TOP


0 g9 n) K) C8 xwww.t4u.com.tw後學這幾日剛好整理茶品,也在想到底自己家中陳茶環境是何種[倉]!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j; h3 Z; H, N2 V& G
在台北看過[某記]台茶陳茶空間,房子長很深間,前面是店舖,中段就是陳茶間,後段就未去探究了! 陳茶處涼涼地,都是新茶為多,賣不完的茶如何陳老倒未問過! 感覺上看似簡單卻有學問! 後學台茶喝得少就未去深入了解!
* ]' G& \5 f" {tea,t4u普洱藏倉,看過不少前輩分享藏茶方法,值得運用的就拿來用了!
' ~' U8 X) c+ Atea,t4u溫度計,
1 _. w+ y% Z- \; b3 ITea For You 茶藝論壇後學只用來了解陳茶空間的溫度與濕度情況!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v2 Q5 |* Y2 H3 C* v
幾年下來只體會
; y2 {8 o$ S  x7 _5 q0 @www.t4u.com.tw要慎選[倉]地位置,就可避免茶倉溫度變化過劇,tea for you" q; H0 l+ I" F: P. Z
濕度因茶量多寡其實除非開窗或增濕,通常茶倉濕度不高!7 B) \4 C9 A- N  {! g; V) n
蒙前輩指點[相對濕度]的考量!多了一個觀察方向!; \) I" [( q: z0 Z1 G& h

+ L  N& D; d0 L; O/ J5 R$ _* g8 y: p# I' @tea,t4u箱上挖洞
3 g, l3 k9 W' DTea For You 茶藝論壇後學茶習慣裝箱,新茶前三年紙箱挖洞讓茶餅乾燥,(近年茶品新制,運送方便,乾燥度多有不足),是有人拆箱拆筒脫衣.....各有其法! CK CK !www.t4u.com.tw- V% E  x1 ?  f
冷氣機....... 除濕降溫嗎?  研究中!
' l% k# U' q1 {7 Y  w% R[因地制宜][ 因茶置器][因器而用]是後學在藏茶幾要外的玩茶心得! tea,t4u. N, t; w, w1 P: y: z4 c  y* l
或許前輩們這幾年有新的好方法可分享!
三口,一品字。品天、品人、品茶。
品天,妙不可言;品人,攬鏡自照;品茶,愛真趣也。

TOP

建議入重濕倉+入中度濕倉+入輕濕倉+廣東倉+台灣倉+馬來西亞倉+乾倉+純乾倉.....等通通準備,再配合紀錄不同溫濕度,及相關退倉機制,重點親自品飲記錄,真相便大白

TOP

回復 1樓 茶米茶 的帖子

說到純乾倉,小弟倒有一個經驗可提供分享,在2005年秋,有幸隨友人在高雄市買到幾片無紙的中茶簡字鐵餅,保存方式很特殊,是用厚的塑膠膜密不透風的封起來的,特徵是剛拆開時餅面的葉底竟還是呈墨綠色,開湯後茶的鮮活外加苦澀度及強烈的茶氣,很難讓人相信這是片簡鐵,當時茶友與我討論,茶餅那麼久沒有接觸空氣現在打開醒茶了會不會出現快速老化的現象,結論是半年後,茶的餅面轉變成偏暗紅色,再沖泡它,該有的陳年老韻全出來了,所以快速老化現象是存在的,而將茶餅密不透風的讓它不接觸空氣及濕度,由上述經驗應可稱為純乾倉,提供給各位大大參考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扶桑 於 2009-10-5 04:18 發表
  k" r% I7 N( L! y. I4 r- j1 qtea,t4u建議入重濕倉+入中度濕倉+入輕濕倉+廣東倉+台灣倉+馬來西亞倉+乾倉+純乾倉.....等通通準備,再配合紀錄不同溫濕度,及相關退倉機制,重點親自品飲記錄,真相便大白
6 Z% P/ g; }8 c; ^www.t4u.com.tw
! s5 o% H& r! Z1 d* `; Q2 A
$ d! E" L6 k% y7 \. k5 r補充扶桑大大的寶貴意見:
# i/ }8 `5 _) w+ D7 ntea,t4u建議入重濕倉+入中度濕倉+入輕濕倉+廣東倉+台灣倉+馬來西亞倉+乾倉+純乾倉+活的夠久+口袋夠深....等通通準備,再配合紀錄不同溫濕度,及相關退倉機制,重點親自品飲記錄,真相便大白

TOP

引用:
原帖由 煎茶人 於 2009-10-7 11:55 發表 www.t4u.com.tw- _$ i" o( s) i1 i

0 g8 [! @, [3 BTea For You 茶藝論壇
. b  @: \6 p5 j, U" W6 g' |  y
+ t& t0 B, u8 f) A7 h6 B4 s2 o% ctea for you補充扶桑大大的寶貴意見:tea for you8 l8 Z- c3 o1 o7 m4 ]
建議入重濕倉+入中度濕倉+入輕濕倉+廣東倉+台灣倉+馬來西亞倉+乾倉+純乾倉+活的夠久+口袋夠深....等通通準備,再配合紀錄不同溫濕度,及相關退倉機制,重點親自品飲記錄,真相便大 ...
1 E' T- ~1 V0 a4 ^tea,t4u建議入重濕倉+入中度濕倉+入輕濕倉+廣東倉+台灣倉+馬來西亞倉+乾倉+純乾倉+活的夠久+口袋夠深

TOP

別計較那麼多,  不發霉就可以,  其它就是你玩茶的了,想整就整  ,別讓茶玩妳,太嬌貴的女人,愛不了多久的 ,不小心還反目成仇

TOP

請問一下兩手兄,所提及的中茶簡字鐵餅,真的半年就回復它老茶應有的特色了嗎?
9 U9 _8 M7 q% e' mtea for you很想知道,謝謝啦

TOP

 11 12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