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茶艺》每期华山论茶的反思 [打印本頁]

作者: 口福嘴今    時間: 2011-6-26 14:33     標題: 《茶艺》每期华山论茶的反思

评茶老茶人试茶无数吧,称得上大师级人物。为什么有时同一个茶不同茶人给出结果会相差那么的远?。是水平不稳定,商业炒作,个人偏好。这个就不好而论了。呵呵。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1-6-26 18:01

這家的茶評不看也罷
我個人是從沒認真看過的
竹篙道菜刀 亂套一通
甚至還有人看到雜誌才知道自己居然評過茶
真是見鬼了
還評的是自己完全不懂的領域
所以當笑話就好了 別認真看待
除非你剛好被甲好道相報 一起買了名牌
就要注意了 注意什麼呢?
有沒有得到好名次
作者: ccr    時間: 2011-6-26 19:37

味覺偏愛,早在嬰兒時期就已形成。
就味覺而言,基因把人分成了三大類:敏感型、麻木型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間型
評茶都是主觀論述
故有個人味覺偏好
分數相差極大也就不奇怪了

品茶師的味覺是常要訓練的
才能分析出細微的茶氣味別
作者: 我愛大沱茶    時間: 2011-6-26 22:59

回復 4# erok


    這句話很人身攻擊喔
希望兄台能說明一下
不然這樣謾罵真的很不可取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1-6-26 23:44

回復 4# erok
謝謝 您真了解
偶確實是被笑了很久
作者: 小渣蚱    時間: 2011-6-27 00:22

回復 4# erok


    兄 好!

看來您是新來同參
會來此論壇應該也是一位茶人
大家來此園地可以抒發己見討論問題
您不應該沒有理由惡言相向

希望您下不為例
並給予致歉!
作者: chen1020    時間: 2011-6-27 05:58

這家的茶評不看也罷
我個人是從沒認真看過的
竹篙道菜刀 亂套一通
甚至還有人看到雜誌才知道自己居然評過茶 ...
普普人 發表於 2011-6-26 18:01



這句話聽起來怪怪的
難道是雜誌社找人代筆,冒名發表嗎
是誰名氣大到能讓雜誌社非冒名發表不可呢
可以說一下嗎

還是有人為了壞雜誌社名聲
無中生有
造謠生事呢
作者: qoo    時間: 2011-6-27 10:43

雜誌評茶, 茶評的結論都「不」一樣.....沒有參考價值。
雜誌評茶, 如果茶評的結論「都一樣」....同樣沒有參考價值。
很多資料看看參考就好,喝茶是主觀的啊....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1-6-27 10:44

回復 8# chen1020

去年有報導嘉義茶會的那篇
兄可問問列在上面的茶評人
有哪幾個是自己寫的?
有幾個有事前告知?有幾個是看了雜誌才知道的?
可能我太不識好歹了
應該要喜極而泣的
但我的感受卻不是這樣
很浮 很不踏實
感覺很丟臉
當天有邊喝邊寫茶評的只有極少數的幾個人
我剛好是其中之一 但不是為了要交作業
完全是因為當天喝的茶太多了
不記下來會忘了  會後也沒交過任何一篇茶評
因這次的經驗 以後參加茶會我都會盡可能寫下茶評因為這樣才能加深映像  
在此我也願意和大家分享 參加茶會時 留下茶評當資料
才不會白白喝茶 才不會事後忘得一乾二淨
作者: Hsin    時間: 2011-6-27 11:40

書評,這些年來讓我看看的感想…也只看看就好~
來到此論壇,這些日子來讓我看看的感想…也是只看看就好,也沒想到此地的文化竟是非我想像中的帶人文藝術文化…,難道此論壇不能提升一些文化藝術,讓後學的茶友們在喝茶時也能靜靜的觀看網路吸收一些知識文化,感覺上是非常的可惜]~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1-6-27 11:55

書評,這些年來讓我看看的感想…也只看看就好~
來到此論壇,這些日子來讓我看看的感想…也是只看看就好, ...
Hsin 發表於 2011-6-27 11:40



    別傷心..別難過..別不平...您的心聲..我能明白
從這觀帖過程裡...也能學習觀照到每個人的中心思想.價質觀在那裡
喝茶..喝茶...

[attach]72213[/attach]
作者: 口福嘴今    時間: 2011-6-27 13:34

回復 12# 若水


    支持
作者: 1987210230    時間: 2011-6-27 14:26

每個人對於茶品的口感不同  感受不同  解讀自然不同  如果大家講出來寫出來的都一樣   那反而要質疑這些人事不是講好的要吹捧某一茶品   但是這些茶人前輩以盲飲的口感寫出茶評  被大說的一無是處  實在是情何以堪   如果立場交換  您也去買一餅同樣的茶喝完後  您的口感又如何  茶評又會如何寫呢?  俗說看人站著腰不疼  質疑免不了  但是也要適時正面的鼓勵   否則誰願意去當這出力不討好的工作---茶評是我每期雜誌買到手第一要翻閱的欄項  茶評的結果怎樣那是見仁見智  但是推動普洱茶的能見度及熱度卻是有目共睹的---或者又可以負面解讀為推波助瀾
另外大家不要忘了---他是雜誌--一本營利性的雜誌---一些廣告是必要的[[目前也占了很大比例的頁面]]  否則茶商不刊登--他哪來的經費在去經營下去---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1-6-27 14:41

回復 13# 口福嘴今


    感謝認同
現在新版規若是認同..支持...等用加分表示
若發帖說明等同灌水帖會被扣分或警告喔

雜誌也有些廣告可讓我知道
在這三個月中有那些新茶或茶商力推商品
雜誌裡頭的文章內容..
有那些是置入性行銷或想炒作的
就依個人智慧與知識及自己所接觸的層面來觀之

在論壇裡能很自由的表述己見
眾多茶友觀帖不發言
有很多事.物了然於心
大家很難得因茶而相識..慢慢成為茶友
這緣份與情感..彌足珍貴
討論是一時的...會有情緒在所難免.大家互補茶識長短...
相信大家難得的友誼是長久的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7 15:05

回復  chen1020
去年有報導嘉義茶會的那篇
兄可問問列在上面的茶評人
有哪幾個是自己寫的?
有幾個有事前告知?有幾個是看了雜誌才知道的?
可能我太不識好歹了
應該要喜極而泣的
但我的感受卻不是這樣
很浮 很不踏實
感覺很丟臉
當天有邊喝邊寫茶評的只有極少數的幾個人
我剛好是其中之一 但不是為了要交作業
完全是因為當天喝的茶太多了
不記下來會忘了  會後也沒交過任何一篇茶評
因這次的經驗 以後參加茶會我都會盡可能寫下茶評因為這樣才能加深映像  
在此我也願意和大家分享 參加茶會時 留下茶評當資料
才不會白白喝茶 才不會事後忘得一乾二淨

普普人 發表於 2011-6-27 10:44


原來您說的是這件事
那篇報導是我寫的,由我來解釋應該妥當。

去年論壇在嘉義辦了一個茶會
杜老大委託我當主辦人(或者承辦人)
我為了壯大t4u的聲勢
所以商請雜誌社合作,派記者來採訪並且寫了一篇報導(好像是35期)
這篇報導,主要是為了打響t4u在兩岸三地的名聲
從結果看來
這幾個月來,t4u的贊助商和會員大增,這篇報導就算沒有功勞應該也有苦勞吧

茶會舉辦時,我有跟與會的茶友宣稱這件事
也主動安排了杜老大和頑童兄和兩手兄和鐵釘兄接受記者的採訪
並且廣發茶評表單,請在場茶友就此次茶品多多寫些品飲心得
這個舉動主要是希望藉著大家的品飲心得,多多搏點版面,並讓兩岸三地的茶友見識台灣茶友的水平
不過
可能是茶會氣氛太好
茶會結束後,我發現沒有幾個人用心血茶評
在我在三拜託下,大家的品飲心得大多只有三兩句話,例如:好喝,會苦澀,很甜,會回甘之類的評語
統計下來只有普普人姊和南弟子兄寫的心得文字較多,但也是殘缺不全,不是每片茶都有評語

實際狀況是這樣,但是要編輯成文章發表出來可就不行了
總不能雜誌出來,在場三四十位茶友只有兩三個人發表評語吧?而且每篇評語都只有很甜,不苦,好喝的內容
那豈不是讓人看笑話?!
所以我只好把每個人的評語集中起來,拼湊成比較像樣的評語總結
然後以在場茶友的名義發表,讓他們露露臉,搏點眼熟
這件事,我在文章發表前大部分都有以電話跟發表人茶友聯絡溝通,例如鐵釘兄和頑童兄和小蜜蜂兄等人
只有少數茶友因為我沒有電話,所以沒有打電話跟他們說

普普人您的茶評我記得有影印下來(所有茶評我都先影印才還給原作者),然後把原稿還給您
所以,所有的茶評絕非無中生有,況且,這種茶評只是搏版面,只是一個記錄,記錄茶友們在場有喝到這些茶品,並非專業茶評吧

以下是我發給某大的短訊息內容,請參考轉發 2011-1-1[url=][/url]

ulumochi 2011-1-1 00:25

兄祝您新年快樂
對了,下一期的雜誌會報導嘉義茶會,我用了您的名義寫茶評,希望您不會介意
作者: chen6955    時間: 2011-6-27 15:07

味覺偏愛,早在嬰兒時期就已形成。
就味覺而言,基因把人分成了三大類:敏感型、麻木型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 ...
ccr 發表於 2011-6-26 19:37



    如果同一款茶,有人說倉味很重,有人說是純乾倉,你覺得真是味覺原因嗎?
     此外,如果一個人味覺屬於麻木型,那他還有資格評茶嗎?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7 15:21

如果同一款茶,有人說倉味很重,有人說是純乾倉,你覺得真是味覺原因嗎?
     此外,如果一個人味 ...
chen6955 發表於 2011-6-27 15:07



    您知道麼?
同一片茶同一個人喝,在台灣喝是入了輕倉
到了昆明喝變成入了重倉
拿到北京喝反而會變成乾倉?

這就是普洱茶的奧妙之處(受溫濕度的影響很大)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7 15:24

所以目前的評茶員分布在台灣,香港,廣州,雲南,北京,馬來西亞,韓國等地,為的就是讓一片茶廣受個地域的考驗,能夠過五關斬六將,才是經得起考驗的好茶
作者: 說難    時間: 2011-6-27 18:33

您知道麼?
同一片茶同一個人喝,在台灣喝是入了輕倉
到了昆明喝變成入了重倉
拿到北京喝反而會變成乾倉?

這就是普洱茶的奧妙之處(受溫濕度的影響很大)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7 15:21


烏大:
承上2帖,
同一片茶同一個人喝
在台灣喝是未入倉/純乾倉
到了昆明、北京..等地喝會變成變成不同程度的入倉茶嗎?


喝茶地點的溫濕度,有影響同一片茶開湯情形這麼大嗎?

作者: 石昆牧    時間: 2011-6-27 19:08

烏大:
承上2帖,
同一片茶同一個人喝,
在台灣喝是未入倉/純乾倉
到了昆明、北京..等地喝會變成變成不同 ...
說難 發表於 2011-6-27 18:33



    我說說自己的經歷
我走過大連瀋陽,西安蘭州,雲南廣西廣東海南,上海杭州等等
同一款茶每一地方的人都有不同感受

確實
潮濕溫熱地區的茶友喝不出潮濕味,因為此地就是潮濕
潮濕地區儲存的茶(不一定入倉)拿到乾燥地區,立刻被說成入倉茶或受潮。

廣東說香港潮濕,北京說廣東倉潮濕,西安蘭州也說北京潮濕(有實際案例,當時大家哈哈大笑)

以我自己的身體
在台灣自己存放15年的"乾倉茶"(年平均濕度72%)
到西安前三天喝也還好,第五天再喝的時候,居然出現倉味。。。。。我當時很納悶

沒多久我懂了,我身體開始適應西安乾燥天氣,而茶還沒有轉變~~~所以我喝到濕悶味。

這是我親身經歷
僅供參考!
作者: 說難    時間: 2011-6-27 19:41

回復 21# 石昆牧


感謝分享。
小弟原推想,同一片茶,同一個人喝,
縱然喝茶地點有異,溫濕度不同,
但並未變動該片茶品在開湯前經歷之倉儲歷程,喝起來卻會有入倉輕重不同之感,著實難以理解。

相較之下,
同一片茶,不同區域的人喝,
人為每個人的體驗及評斷標準有異。
同一片茶不同人喝,對入倉程度之輕重體會認定不同,
是很容易理解的。

小弟原以為,茶品倉儲過程中,未入倉/未受潮的茶品,在不同溫濕度的區域,雖然陳化狀況有別,但是不會喝出潮悶味的。
會喝出潮悶味,不是喝茶地區的溫濕度不同,而是這片茶倉儲過程中曾有程度不一受潮(甚至霉變)。
以上只是個人之見。
作者: 射過溪    時間: 2011-6-27 20:17

去年論壇在嘉義辦了一個茶會
杜老大委託我當主辦人(或者承辦人)
我為了壯大t4u的聲勢
所以商請雜誌社合作,派記者來採訪並且寫了一篇報導(好像是35期)
這篇報導,主要是為了打響t4u在兩岸三地的名聲
從結果看來
這幾個月來,t4u的贊助商和會員大增,這篇報導就算沒有功勞應該也有苦勞吧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7 15:05


您的"『茶藝』36期報導的T4U茶會實況報導"應是2011/3月刊出的.......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13275&fromuid=1869

但是論壇贊助商的大量增加,卻在 2010/11/23 之前就已是如此了..........

"t4u上商家越來越多,這代表什麼呢?請各位前輩分享自己的看法"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7235&fromuid=1869

而且從您那帖" 『茶藝』36期報導的T4U茶會實況報導" 開帖後
我就有一直在觀察論壇的會員人數是否有明顯的突然增加
可惜的是..........沒有,觀察了很長一段日子................還是沒有.

但不管有沒有增加,如您的初發心真如您所言,那還是值得鼓勵的.
作者: 普普人    時間: 2011-6-27 21:05

回復 16# ulumochi
1我沒有映像有把茶評交出去過
2若要拿走本人的茶評 是否應該經當事人同意 當事人怎會不知道
3 你確定有看過我的茶評?
作者: ccr    時間: 2011-6-27 23:37

如果同一款茶,有人說倉味很重,有人說是純乾倉,你覺得真是味覺原因嗎?
     此外,如果一個人味 ...
chen6955 發表於 2011-6-27 15:07

泛指品香師的工作(如酒類香水食品)
味覺訓練很重要(基本功)

若只憑齡老名氣大朋友多
要來評論.....
或許表達不夠專業
就算當面批評他也沒用
他也不知道味覺已麻木了
所以看待評論就當看天氣預報
參考參考就好
作者: 說難    時間: 2011-6-27 23:51

如果同一款茶,有人說倉味很重,有人說是純乾倉.....
     chen6955 發表於 2011-6-27 15:07


該雜誌茶評中,對於茶品倉儲及開湯表現的認定,屢屢出現如兄所述南轅北轍之情形(倉味重相對於純乾倉)
確實令人錯愕難以理解。
茶品倉儲表現的差異及判定,似乎與評茶人個人好惡無關。
到底真的是因試茶地區溫濕度差異?還是各該茶評人對倉儲定義認知差異過大而雞同鴨講?或另有有其因?
值得探究。
作者: idiot    時間: 2011-6-28 01:05

Whisky Maniac 那群為了穩定評分標準
每年的幾場大聚會都會聚起來一起討論和打分數

而實際的效果也蠻顯著的  很少有人會打出和別人差十萬八千里的分數
作者: 了凡    時間: 2011-6-28 02:03

讀高中時老師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同學說那就不要唸書了求知識了!
老師說這句話是說有可能書中知識是錯的,有可能環境的不同而不能等同視之.......
他還告訴要隨著年紀增加智慧懂得判斷.....
現在看起來老師還真有智慧,
還有一句話水至清則無魚.....
作者: etsac    時間: 2011-6-28 02:04

回復 22# 說難


    不必太認真的,
在台灣存放良好的茶會出現悶濕味?
那麼當地的古董茶就不用賣了!
因為會變成重倉茶,
喝熟茶就好了,
如果是短暫因素,
說這觀念毫無意義,
只要到達哪裡就讓茶通風醒茶可以了,
沒有很神奇啊?
作者: man2703    時間: 2011-6-28 02:10

到底真的是因試茶地區溫濕度差異?還是各該茶評人對倉儲定義認知差異過大而雞同鴨講?或另有有其因?
值得探究。說難 發表於 2011-6-27 23:51

個人以為是各個茶評人對倉儲定義認知差異過大而而沒有統一的認知吧!
反倒是否因試茶地區溫濕度差異而造成茶的變化,這點值得探究。
作者: 圓仔花    時間: 2011-6-28 04:05

後學自25期購買至今,甚至訂過1年,幾番不想再買,其中又不乏可供參之資訊及商情,只好拿來當做閒書讀讀,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消遣,普界百態於此一本,華山論茶立意良善,可惜............,折煞了前輩、專家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8 08:12

個人這兩年小小心得>>>
評茶
把茶的優缺點評出來,不難
難的是還原這片茶的本來味道(很難)
最難的是,兩年後評論同一片茶,還是同一個評語(真的很難)

能做到這一點,几近完美矣
作者: chen6955    時間: 2011-6-28 09:01

我說說自己的經歷
我走過大連瀋陽,西安蘭州,雲南廣西廣東海南,上海杭州等等
同一款茶每一地方的 ...
石昆牧 發表於 2011-6-27 19:08



    按這種說法,那可能憑茶就只有所有評茶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評出的才準了。
    不過我前面說的,有人說是濕倉,有人說是乾倉,這兩個人都是台灣的。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8 10:45

最難的是面對自己的盲點,兩年同一評語,或許 ...   威望 + 20 金錢 + 30 T元

華山論茶的評茶員是頗有難度的
因為他不是評新茶,而是評7-8年的舊茶
這一片茶,也許你有,我也有,但是經過了7-8年
倉儲狀況可能都不同了
而且評茶員只有拿到10公克的茶樣
茶樣的位置差異也很大(餅緣/餅心/底窩)
總總因素都會影響品飲結果
但是讀者定不考慮這些
他們只會抱怨:為何他們寫的跟我喝的差那麼多?!
所以
我的最大考量中反而不是純粹的評茶
而是把手中僅僅10公克的不知名茶樣根據經驗
還原到{大部分人手中}那一片茶的味道
盡量讓我的10公克茶樣跟大部分人手中那片茶的味道相同
這裡面需要修正很多變數
例如茶樣底窩較硬,要想像同一餅茶餅緣是什麼味道?
例如茶樣受潮嚴重,要想像同一餅茶乾倉是什麼味道?
畢竟
讀者只會根據照片和自己手中的茶來看評茶員的評語

所以,每個人都有盲點
作者: 說難    時間: 2011-6-28 11:06

回復 33# chen6955


除了同一片茶剝下的茶樣,不同的評茶人,對茶品倉儲狀況解讀(無關個人喜好)差距甚大,評斷結果常南轅北轍外。
在該雜誌「....論茶」的茶品取樣部分,
把各種倉儲條件茶品差異甚大(純乾倉/未入倉、自然倉、乾倉、各種不同程度之入倉)的各式茶品一同評比,也非常耐人尋味。

因為茶品開湯前歷經之倉儲狀況,對茶品轉化及實際開湯表現,影響實在太大。
一定程度以上之倉儲條件變異,對茶品開湯表現之影響,甚至不下甚至於遠高於茶品取材用料及製程工序的影響。

而各該茶評的意見,是出於其所收到、喝到「茶樣」的個人品評意見。

這樣的品評意見,「僅」針對該茶樣有意義,而對各該茶樣的真實茶品身份(即後來公布之正確茶品身份),意義有限且薄弱。
因為雜誌社的取樣,僅有茶品種類,並未就倉儲條件要求限縮一致。
小弟個人認為,這樣的品評意見,僅對於「與評茶人喝到的茶樣,同款同批,且倉儲條件(含醒茶狀況)均相同或極類似的情況下」,才有意義的。

至於可否就各種不同倉儲條件的茶品,能夠不受倉儲條件差異的干擾(例如撇開各程度入倉對茶品影響的干擾),正確還原其茶品的本質,加以品評?個人悲觀的推測,是很難甚至不可能的。

這是在觀覽該雜誌論茶主題時,不可不留意的。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8 11:18

回復  chen6955


除了同一片茶剝下的茶樣,不同的評茶人,對茶品倉儲狀況解讀(無關個人喜好)差距甚大 ...
說難 發表於 2011-6-28 11:06



    就因為有許多難以彌補的誤差
所以除了華山論茶單元外
又多設了{藏倉茗茶},這個單元是同一片茶品有數種不同倉儲提供給各地評茶員
藉以分析各著地域的評茶員對各種倉儲的接受度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8 11:21

認真去分析就知道了
會有許多好玩的現象跑出來

我發現,同一片茶
香港人喜歡入倉
廣東人喜好純乾倉
深峻人反而喜歡入倉
昆明人喜歡純乾倉
北京人...竟然喜歡輕入倉

個人意見,不一定準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8 11:29

其實
如果大家換個角度去觀察
會發現華山論茶跟藏倉茗茶裡面有很大的學問(眉角),
不是在茶評上面
而是在統計方面
從中
會發現很多{很有用}的資訊(例如各地的口感傾向,流行變化,茶廠喜好的汰換,大樹小樹的更迭,未來的明星主流)

我知道台灣跟大陸有很多茶商把它視為葵花寶典哩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8 11:31

大家有無發現,在盲飲的狀況下,03年兩大廠的平均分數有點難堪,但是在明飲的狀況下,分數就拉高了
作者: 說難    時間: 2011-6-28 11:35

就因為有許多難以彌補的誤差
所以除了華山論茶單元外
又多設了{藏倉茗茶},這個單元是同一片茶品有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8 11:18


小弟個人看法:該單元立意及方向雖好,實際操作現況及內容,宣揚推介茶品的行銷成分遠高於實際參考價值,參考極有限。請參考。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8 11:36

按這種說法,那可能憑茶就只有所有評茶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評出的才準了。
    不過我前面說的,有 ...
chen6955 發表於 2011-6-28 09:01



   
早期華山論茶就是把所有人集中在一起
品出來的評語---非常一致!異常的一致!
這是群體效應出來的結果,人就是容易受影響的(心理學說:消防站效應)
我認為,這樣的方式>>>最不準!

而且出來的結果沒有太多統計學的意義,讀者各自解讀的空間有限,真正有用的參考價格會壓縮

不知大家聽的懂我在說啥?
作者: 頑童    時間: 2011-6-28 11:41

大家有無發現,在盲飲的狀況下,03年兩大廠的平均分數有點難堪,但是在明飲的狀況下,分數就拉高了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8 11:31



    個人看法...這是形成目前普洱市場詭異的原因之一....盲飲立場會較客觀、明飲會有個人主觀與名牌迷失!!
作者: 阿喀琉斯    時間: 2011-6-28 12:39

認真去分析就知道了
會有許多好玩的現象跑出來

我發現,同一片茶
香港人喜歡入倉
廣東人喜好純乾倉
深峻人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8 11:21

广东人喜欢纯干仓?北京人喜欢轻入仓?
应只局限于透过评茶员获取的数据吧?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8 13:47

广东人喜欢纯干仓?北京人喜欢轻入仓?
应只局限于透过评茶员获取的数据吧? ...
阿喀琉斯 發表於 2011-6-28 12:39



   
這只是我的觀察
加上我在各地茶友給我的資訊
當然除非普查,否則都只是片面的統計意義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8 13:52

容爸:確是經驗之談,不過我覺得不必還原,因變數太 ...   威望 + 20 金錢 + 30 T元

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當評茶員被眾人指罵説評論內容與{讀者自己}手上的茶品差太多了...時
如果你是評論員
也許就會想:是否有修正變數的需要了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8 14:05

當讀者看到這一頁時
心裡下意識都是想找看看自己手上是否也有茶品入選
若有
就會把自己手上的茶當作標的,投射到入選茶評中
這時候,到底是你手上的茶的狀況能代表大多數?還是入選茶的狀況能代表大多數?
這是本位主義投射問題
宏觀而言,會投稿的茶品都是擁有大貨的茶商提供(原件/大量/專業倉儲)
就機率來說,入選茶能代表此批茶的大多數狀況也許會更高些
而讀者手上的茶反而只能算是凌亂的籌碼,來歷不一,倉儲不一
卻被讀者從本位主義解讀為:此茶的標準口感應如我手中這片茶,評審寫的跟我的感覺不同,所以評審是亂寫的
是吧?
作者: addd    時間: 2011-6-28 14:25

為討論:
稀有的03年勐海茶廠孔雀班章茶餅
這個月從t4u茶商買的(乾倉存放.生茶)。 口味在加利福尼亞 (California):濕存貯(本文使用babelfish從英語到漢語的翻譯。 在這裡不能鍵入中文。 抱歉)

謝謝!

I bought the above cake from a t4u tea merchant few weeks ago. It is dry storage in the item description on the merchant's web page. Here in California it tastes wet storage. If anyone in Taiwan tries this cake recently, does it taste wet storage or dry storage for you in Taiwan? Anyone from other area?

Thank you!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8 14:32

為討論:
稀有的03年勐海茶廠孔雀班章茶餅
這個月從t4u茶商買的(乾倉存放.生茶)。 口味在加利福尼亞 (Califo ...

I bought the above cake from a t4u tea merchant few weeks ago. It is dry storage in the item description on the merchant's web page. Here in California it tastes wet storage. If anyone in Taiwan tries this cake recently, does it taste wet storage or dry storage for you in Taiwan? Anyone from other area?

Thank you!
addd 發表於 2011-6-28 14:25



   
很好的發問!
地域上的不同是否影響口感的差異?
個人認為是有的,但是不知這片樣本的來源及狀況為何?
作者: addd    時間: 2011-6-28 14:57

回復 48# ulumochi


    收短消息. 謝謝!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1-6-28 16:03

本帖最後由 ulumochi 於 2011-6-28 16:04 編輯
回復  ulumochi


    收短消息. 謝謝!
addd 發表於 2011-6-28 14:57



    看到圖片了(來自某T4U茶商的連結)
此茶商的風評不錯的,看圖片感覺也是很乾淨的茶品,但是在加州喝起來卻有濕倉的風味,建議多放幾個月讓茶餅適應當地的風水,應該能呈現原本的滋味

T4U這裡的風氣是很自由的,兄請有空多多參加討論,謝
作者: 茶妻    時間: 2011-6-28 22:44

评茶老茶人试茶无数吧,称得上大师级人物。为什么有时同一个茶不同茶人给出结果会相差那么的远?。是水平不 ...
口福嘴今 發表於 2011-6-26 14:33


關於這一題~小妹想發表一下個人淺見
以前善良的我,很相信公眾的力量,為了要發表一篇不被攻訐的文章,一定會審慎思考,所發表的內容
但是~社會型態在轉變,不知不覺中,已經忘記前人樹立的良好風範
猶記得小學時候,一進校門,總是看到禮義廉恥四個大字
而今非昔比
人們不在善良,不再相信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只為了利益輸送,好則互相拉抬;不好則互相叫駡
就像極了,最近,小妹在看彩妝網站,大家都想要獲得最佳時尚彩妝第一名,拉攏客人關係,尋找試用者
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在傳媒身上,有一個相當好的評價,創造商機的無限成長
然~
笨拙的我,突然想到,別人適合的化妝品(茶),就適合我用(喝)嗎?
一昧的跟著報章雜誌的渲染與背書,真的就是自己最理想的品牌嗎?
難啊!
真是非常難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應該具有自己的判斷力與主張
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產品(茶),應該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而這件事,也是我們正應該要好好學習,如何認識自己之後,好好善待自己
十公分和九公分一比,是十公分比較長
然十一公分出現時~那十公分就變短啦
最近有一點通
比來比去,誰最好?都很好;也都很不好,是看跟什麼比才是重點?
而結果是真的我們喜歡的嗎?那又更重要啦~
關於自己的感官享受,千萬不要把它交出去給別人做決定
讓自己做決定才是明智的選擇
其他的外在評價,只是別人在表述他們自己個人的感官結果
與大家共勉
也請大家多給小妹鼓勵,覺的好,多給小妹加點分數
感恩唷~


(看到大家的勳章,虧我還是登記69號.......請大家多多益善,用力點給分一下  ^_^  )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