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老台茶小茶會報導 [打印本頁]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05:29     標題: 老台茶小茶會報導

本帖最後由 c1028013 於 2012-2-27 09:38 編輯

坐了一夜未眠的夜車...終於到家了...
等等先po上照片,再慢慢整理
先謝謝今天各位前輩們的辛勞,讓大家受益良多,大家也都辛苦了!
在此先謝謝各位籌畫,提供茶品、茶食、場地,以及遠道而來共襄盛舉的各位前輩們。
讓這次茶會圓滿結束!


完整照片在後學FB相簿: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76063502463556.60723.100001797241665&type=1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05:47

回復 1# c1028013


   
後學這一次的覺得這一次的茶會報導,應該多元一點,不應該只是著墨在茶品品飲的感覺。
所以想先開個版,跟大家報告一下這次茶會的花絮,若有遺漏的請各位幫忙補充。
另外,大家若有疑問可以在這裡討論,或是移至台茶版討論,藉由討論、腦力激盪,以精進大家的知識,達這次茶會的目的。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06:39

回復 2# c1028013


   
本次茶會的主題,是老台茶,緣由請大家觀看若水姐姐的帖: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45987
這一次的茶會地點,是在羽身前輩家,離捷運站很近,非常方便到達(前輩抱歉阿...大家看到這段話和以下的茶品...不知道會不會害貴府大爆滿==)。
先介紹一下環境:

















後學第一次來這裡真是大開眼界!茶品是不用說,大家都知道的,讓後學更佩服的是,這些櫃子、裝潢,以及最讓我嚮往的火缽,都是羽身前輩自己做的,真是太厲害了!尤其是上面這火缽,以後家裡不擺一組怎麼行!


以下是這次豐富的茶食,感謝各位前輩的熱心提供~~~超級好吃!




這真的超Q超好吃,看起來像黑糖糕的發糕,用米去磨,正宗傳統製法,讚!




右上那芋仔好好吃!




憨吉,但我沒吃==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07:01

回復 3# c1028013


   

2012年2月26日下午2點吉時,茶會正式開始,首先由若水姐姐開場說明這次茶會緣由、進行方式、收支等等說明。


本次茶會雖然員額不多,但是想藉由大家一起品飲、一起討論,加上前輩們分享、傳承對老台茶的一些知識,希望藉由這次茶會做一個開端,拋磚引玉,帶領出接下來的茶會。
希望讓生長台灣的我們,能了解到老台茶的文化以及其深奧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前輩們藉由實際茶樣,讓大家實際品飲正確的茶,並做倉儲、焙火、發酵、覆焙、產地、年份等等的交叉比對,藉此帶領後學們真正了解到對的口感以及建立自己的資料庫,來達到傳承的目的。


以下是這次參與的人員:


感謝這次茶會的場地主人───羽身大哥,感謝他讓大家有一個如此優美的環境來喝茶~~~
還有辛苦的書記官───鐵釘大哥(找不到獨照,抱歉~~~)
(他們說不可以叫叔叔....)




女主人,普普姐




她是會場大姐頭=.=露露




辛苦的籌辦+主持人,若水姐姐(若水姐姐我知道您會罵我為什麼要放這樣閉眼睛的...但後學照了3張,有2張都是在睡覺的...一張剛剛用掉了,所以只能...拍謝嘿)




辛苦的掌壺與講解───喝茶賞壺前輩




另一位掌壺還有講解───蕭前輩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07:12

回復 4# c1028013


   



晚上場的主泡+演講大師:小蔣前輩


大家都知道的福姐姐(她說ㄟ拍謝啦!)



杜老爺前輩



論壇之花杜姐姐


今天大家頗注目的焦點,星天牛大哥,聽說老茶不少喔!



星天牛大哥的朋友,喜歡喝茶姐姐



好(ㄏㄠˇ 三聲喔)喝茶大哥


pool大哥(抱歉後面的數字後學忘記了==)220公分,超!級!高!

茶會準備開始:







本次茶品評鑑表:

作者: 喝茶賞壺    時間: 2012-2-26 08:16

回復 5# c1028013

那麼年輕,對茶認真又執著,相信台茶有希望!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08:29

回復 5# c1028013


   
重點部份讓後學先整理一下,吃個早餐。
回到家,媽媽說她朋友拿了2隻壺來送我,我剛剛順便處理了一下,剛好明天能拿去給大師幫我鑑定一下。
第一次都沒睡覺耶,吃飽後就不會累了,等等還有人要來問讀軍校的事宜...
後續報導有請各位前輩稍後了,抱歉~~~
作者: 福嫂    時間: 2012-2-26 08:47

大家都辛苦了,感謝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10:59

本帖最後由 c1028013 於 2012-2-26 11:38 編輯

回復 5# c1028013


   
以下是後學個人的觀感,不知道是不適合PO上,若有不妥,請各位前輩告知,謝謝!後學標注紅色粗體的部分,是後學覺得大家可以討論,有是自己想學的部分,有請大家一起討論,以及各位前輩教導,以讓後學做學習,謝謝大家!




第一場次:老包種
1979文山包種 V.S. 1976南港包種








1979文山包種:
以湯匙聞香:花香。濃厚的花香,喝起來感覺很陳,微澀。




1976南港包種:
以湯匙聞香:有些微藥香。入口有點參香、藥香。




茶湯表現:






加碼:1983年南港包種
入口清香,回韻有青草香。






三款茶捨的比較:






















小結:這一場次,都是包種,年份也相差不大,主要是讓我們了解文山以及南港二地包種茶的差異性。至於加碼的南港包種,則是用年份差異來和原本的南港包種作比較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11:11

本帖最後由 c1028013 於 2012-2-26 11:35 編輯

回復 9# c1028013


   

中場休息時,鐵釘大哥補充了一首詩,很抱歉後學沒有抄到,能否請有做紀錄的前輩幫忙補充,大家一起做一下討論,謝謝前輩。後學覺得這首詩很有寓意,值得大家深思




第二場:
文山包種(40年) V.S. 1980年坪林包種(未焙火) V.S. 1980年坪林包種(有焙火)










個人品飲:
文山包種(40年):一開始喝起來甜,但甜感退得快,後來就無味了,而且微澀。
1980年坪林包種(未焙火):粉味重。
1980年坪林包種(有焙火):一開始有火味,後來轉香甜。


小結:這一場次,主要是讓大家了解同一款茶,有覆焙與未覆焙的差異。至於那文山包種(40年)算是多加碼的一支茶。從這裡開始,大家也討論起有覆焙過的茶與沒覆焙過茶,其香氣、口感、尾韻等等的差異,當然大家喜好不一,所以喝茶賞壺前輩精心為大家準備下一場次,請大家拭目以待。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11:33

本帖最後由 c1028013 於 2012-2-26 11:35 編輯

回復 10# c1028013


   
第三場次:4款老台茶盲飲與比較


喝茶賞壺前輩推薦:
1、2比較;3、4比較;1、3比較;2、4比較


編號一:




編號二:




編號三:




編號四:




開泡:




小插曲:現場溜一下水




茶湯與茶底:
編號一:




編號二:




編號三:




編號四:




在此要感謝喝茶賞壺前輩以及在場的幾位前輩,利用碗泡法,教大家如何以碗泡法和湯匙,觀察茶湯、第一沖冒的煙聚集與否、茶底等等方向,先不用喝,就判斷茶的優與劣。
茶湯要清澈才不會澀,湯澀要亮才不會苦,第一沖的煙要聚,初步判斷茶的方法。(有請各位前輩補充)



下是個人品飲心得:
第一沖:
1.參香很濃,但有濁味。
2.參香,但跟第一款不同,這比較清香。
3.菁味好重...
4.入口甜,後來微澀。
第二沖:感覺一開始的雜味去掉之後,開始展現茶的本質。
1.香氣變清新的參香。
2.有一點點澀。
3.仍有菁味,但湯質厚實。
4.尾勁有一點點水味出現。


公佈答案與美個人最愛的投票結果:
第一款:只用塑膠袋封住,裝進鐵桶,倉儲環境濕氣重。
第二款:第一款茶再處理過。
第三款:層層包裝,倉儲環境較佳。
第四款:第三款茶再處理過,稍微覆焙,大約100初度(後學忘記了...)。
經過大家投票,排名是1→4→2→3,由第一款勝出。




小結:這一場次的盲飲,著實表現了大家各有所好,第一、二款很像普洱,這也牽扯到大家是用怎樣的觀點去品這款茶,是用普洱、還是台茶的品法去喝它。
非常明顯、對比的活生生教材,處理過跟沒處理過,真的差異很大,但是若提到何者較佳?這就攸關個人口感喜好了。
作者: 喝茶賞壺    時間: 2012-2-26 11:57

大家目前接觸到的老台茶,大都以包種較多,希望透過這次的老包,讓大家有個基本的認識!
小蔣兄也會後續安排一系列相同茶在未處理、烘焙過,不同烘焙方式及溫度下,老茶的轉化,讓各位茶友更進一步認識老台茶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12:08

回復 11# c1028013


   

中場休息加碼:90年代(98~01)訂製茶,4級茶菁,乾倉






還有一點點生,微苦澀,但轉甜。回韻清香。


下課啦~~~~~~~
吃晚餐喽!
感謝普普姐的美食~~~讚啦!




晚上有更重要的課程,大家當然要吃飽飽啦!


我也要先吃一下中餐...睡一下覺了...36小時沒睡...第一次這樣...終於能體會老爸的辛苦了...
作者: tedin5313    時間: 2012-2-26 12:49

回復  c1028013


   

中場休息時,鐵釘大哥補充了一首詩,很抱歉後學沒有抄到,能否請有做紀錄的前輩幫 ...
c1028013 發表於 2012-2-26 11:11


看到鴨鴨小弟的呼喚,趕快上來探個頭。
其實那不是什麼詩,只是三句話,是有關茶人對茶的三個境界,其他諸如興趣、嗜好、美感、藝術都有相同的情況,這不是我寫的,只是拾人牙慧,轉述而已。

這三句話是:
下等水品有所貴相。
中等水品有所賤相。
上等水品有所 相。
讓大家再看一次,複習複習,順便看能不能稍微提昇提昇。
作者: 阿八頭    時間: 2012-2-26 12:50

有同趣的人喝茶是幸福的但是我斗膽發表意見,看那茶菜顏色以不見茶的原色,(炒過頭的菜好吃嗎?)好喝嗎?對不起,恕我直言,希望能喝好茶是我的心願台茶加油啦!
作者: Tiffany    時間: 2012-2-26 13:42

跟許多前輩一同研習茶葉,學習甚多,
雖然同一件事情,用不同面向跟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觀點,
但這也沒有所謂對錯,畢竟很多事也無法量化,只能先吸收,再自己去體會,分析,統整,找答案。

學到的東西分享:

1. 小蔣大哥:所謂"原茶",原來是當年茶葉在山上做好後,來到茶行,由茶行老闆再進行一次乾燥,存放至今,沒有被處理過的茶。
喝原茶的目的,就是在檢視當初做好後的風貌,包括味道、作法、路線等等,藉以比對處理過後的變化。

2. 小蔣大哥&林口蕭大俠:陳放轉化,經過"新舊陳老",變成老茶之後,酸味的表現,發酵越重(紅茶除外)、焙火越重,酸味的出現就越快,反之,比較輕發酵或是沒有焙火的茶,則很久之後才會開始轉酸。

3. 喝茶賞壺大哥:要認識老茶的歷史,有兩本書推薦,打開茶箱的故事跟酵素茶的魅力。

4. 關於茶樹的紮根:
星天牛大哥:茶葉若定期施肥,就像固定餵食的寵物,漸而失去覓食能力,茶樹的根部生長到一定深度,就不會再繼續往下紮根,失去吸收更多微量元素的機會。
羽身大哥:根據學習與過去的經驗,施肥是為了促進根部發展,加強其繼續往土壤深入,吸取更多微量元素與地力。
結論:適時(時機點)適量施肥,能促進根部生長,過度施肥,不僅對生長毫無幫助,也可能致病致死。

5. 小蔣大哥:初期學習原茶,應先使用蓋碗,品飲原始風味,進階再附加其他具影響因素的方式(例如使用不同的壺泡),了解哪些東西對此款茶品有正影響與負影響。

6. 林口蕭大俠經驗談:根據近十年藏茶的分析研究,陳放過程中,新欉茶樹(4~6年)的力道,比起老欉茶樹,衰退的要慢上許多。

7. 若水媽咪經驗談:家裡部分藏茶,不經意的放在佛經下方收納空間的,跟放在其他地方的茶比起來,喝起來要讓人感到神清氣爽的多,也比較好喝。

8. 喝茶賞壺大哥:真空狀態下陳放30年的原茶,一經拆封,與空氣接觸,會在1~2個月內(取決於陳放方式),快速轉化到30年程度的滋味,多有甚者,轉化過頭的。

9. 白毫烏龍-白毛猴,特色就是"梨味"

10. 小蔣大哥:判斷包種老茶的時期,部分可由茶渣的皺摺來判斷,人工手揉的皺摺條紋較偏向一致方向,機揉時代之後,皺摺就開始不規則,四面八方都有,不同時段與機器,茶渣皺褶有機可尋;現今科技發達,例如以前著名的辨識方法-蝦狀茶乾,已經不能夠當成唯一的辨識指標了,現在也是都仿的來喔!


想到再補充,歡迎有參加的人補充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17:31

回復 15# 阿八頭


   

前輩您好~這應該是後學照相技術不佳,抱歉~~~請見諒~~~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17:35

回復 16# Tiffany


   

後學補充一下:


4.剛剛完成採摘的茶不絕對不可以施肥,施肥無異是該狀況下的毒藥。


8.這就像許多墓塚,陳放千年味開封,一開封,東西接觸到氧氣便瞬間化為粉陳,木乃伊就是一個例子。

去外婆家吃個飯,回來補上晚場的報導~~~
作者: 山城茶戀    時間: 2012-2-26 19:18

施肥談的內容部份,有點兒天馬行空!
如果不是很熟練在行,後學建議在此帖老茶之討論,應當不要列入。
到不如談談選料之重要性!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20:15

本帖最後由 c1028013 於 2012-2-26 20:44 編輯

回復 13# c1028013


   

晚上的課程內容,更是精采,大家先欣賞教材茶品:
73年正叢(家裡電腦怪怪的...沒木字旁)鐵觀音




77年冬凍頂烏龍




73年白毫烏龍




72年春南港包種


(但因為這款茶品下午已先品飲過,所以晚上便跳過這款茶)




晚上這一系列課程,主要是取材當時市面上比較著名、具代表性的幾款茶,讓我們知道,經過歲月的痕跡,到現在喝起來是怎樣的感覺。
最重要的,這幾款茶的來源是正確的,這代表著我們可以遵循這樣的指標,作為依據。
加上這幾款茶都是原茶(原茶為當年茶葉在山上做好後,運送到茶行,由茶行進行一次乾燥,存放至今,未經再次處理、覆焙的茶 ),未經過焙火等等加工工序,讓我們知道在良好存放之下,又未經焙火的各款代表性茶,經過時間的洗禮成為老茶,品飲起來是怎樣的感覺


今晚便由小蔣前輩與喝茶賞壺前輩掌壺,為我們大家做講解。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20:42

本帖最後由 c1028013 於 2012-2-26 20:48 編輯

回復 20# c1028013


   

首先登場的是:73年正叢鐵觀音




後學這一桌次,至茶量是6公克,另依桌次是8公克,另外還有3公克的長時間,碗泡。
以下是後學個人的品飲:
第一沖:清香,後韻綿長,舌二側生津,很甜。
第二沖:入口淡淡香氣,轉甜,後來感覺微澀。
第三沖:香氣、滋味轉淡。尾有些微菁味,會感到一點點酸酸的。
第四沖:入口就能感覺到茶湯的甘甜,只是香氣轉淡許多。
第五沖:甜水,有一點點酸感。


另外3公克:
第一沖:香氣很濃,茶湯很甜,茶質細緻,但尾勁微澀。第二沖:滑順,質重,口感粘稠。






茶湯:




茶捨:



茶捨研究:紅心歪尾桃






這方面也是後學一直很想了解的,如何分辨正叢?大家仔細觀察,茶葉尾端是歪斜一邊的,大家可藉由葉緣鋸齒做比對
但鐵釘大哥提出點疑問:為什麼我們看到許多茶捨的尾巴都不見了?會不會拿假的來仿?
小蔣前輩回覆,因為他那歪尾在製茶時,很容易斷掉,所以大家才會看到不見的尾巴。


另外大家也開始熱烈討論到以下2點問題:
1.茶葉在陳化轉換時,酸味以及焙火程度的關係。以下是大略歸納,若有需要更詳盡的解說請看杜姐姐在16樓的貼文   發酵(紅茶除外)以及焙火程度越重,酸味的出現就越快,反之,比較輕發酵的茶,或是沒有焙火、焙火程度較輕的茶,則需要更長的轉化時間才會轉酸。
2.第二點是有關於茶樹施肥,以及樹零、茶園管理等等偏向專業領域的問題,由於此方面牽涉非常廣,也太過於專業,山城茶戀前輩建議先不要討論這方面的問題,在此後學先謝過前輩的提醒。


補充一下:
老茶主要分成三種:
1.原茶
2.受潮後覆焙的茶
3.定期覆焙的茶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2-2-26 20:58

施肥談的內容部份,有點兒天馬行空!
如果不是很熟練在行,後學建議在此帖老茶之討論,應當不要列入。
到不如談談選料之重要性!
山城茶戀 發表於 2012-2-26 19:18


一款茶...從產區.時節.製茶工序..到手上的存藏..過程由新.舊.陳.老..一路與她相伴走來..相知的共舞..風情萬千..樂趣無窮

能懈逅一款合己意的老台茶..除了茶緣植厚之外...口袋也要夠深...  
若用考古的心態來尋歲月之旅...其人文氣息與歲月轉化之意境...是很美好的..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22:10

本帖最後由 c1028013 於 2012-2-26 23:35 編輯

回復 21# c1028013


   

第二場次:73年白毫烏龍,這一款是未著蜒的白毫烏龍,俗稱的白毛猴,六月白,後學久仰大名,今天終於有幸嚐到,而且還是老茶!




以下是個人品飲:
第一沖:非常奇特的香氣,木香,非常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尾韻有檜木的香氣。
第二沖:微苦,很重的木質香。
第三沖:木香,喝起來很甜。
第四沖:木香轉清新,這一沖在香氣跟口感都很平衡。
第五沖:木香轉淡,後勁微苦,但會轉甜。
第六沖:入口微苦,淡淡木香。


茶底:






另一桌的,10公克:入口很甜,但馬上有苦感跑出來,有類似甘蔗的香氣。
3公克碗泡:木香很重,會澀。


加碼,民國80年白毛猴:果香,非常甜。還有一款民國58年北埔著蜒老烏龍:特殊的藥香,轉甜。


補充一下:所謂的香檳烏龍就是有著蜒的東方美人


這一場次的茶品讓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那奇特的木質香,有些人說〝梨香〞,後學也是第一次喝到這樣的茶品,非常特別。
另外大家有討論到有關番莊烏龍之典故,讓大家上了一堂歷史課。




來去陪爸媽泡茶~~~大家請稍待~~~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2-2-26 22:24

回復 23# c1028013


    這款茶的木質韻
跟  老大的松香烏龍其相似度..就依個人口感香型感覺來說...很像...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22:37

本帖最後由 c1028013 於 2012-2-26 22:57 編輯

回復 23# c1028013


   

接下來,第三場:77年冬凍頂烏龍



後學個人的品飲:
第一沖:熱飲有花香很明顯,很甜,尾韻清香。
第二沖:聞起來粉甜香。
第三沖:香氣轉淡,有類似養生茶(人參+枸杞之類的)的淡淡清甜
第四沖:剩下一點點的香氣。
第五沖:水味很重。






茶湯:
  



茶捨:






這一場次,後學提出了一個問題,也就是上面第三沖說的那很像〝養生茶的清甜〞,因為後學喝許多老茶,普洱也有,到最後幾沖都會有這感覺,後學想請問各位前輩的是:此為陳放的關係,亦或茶種品種的原因,還是製作方法的差異?
後來大家討論的結果如下:前幾沖把茶的外部(指品飲的感覺而言,而非真的茶葉的外表)的陳味、火味、花香等等去掉之後,那是茶樹本身,茶這植物,陳放之後的茶本質。
這樣說不知道對不對,請各位前輩指導,謝謝!




另外,3公克:喝起來的感覺很奇特,不知道如何形容,所謂的凍頂吧?尾勁微澀。
此外還有若水姐姐要求用壺泡的:前幾沖後學沒喝到=.=她們秘密進行...但後學喝到的是第七第八沖,仍然有香氣,茶香依然很結。這茶可厲害了!


當這茶進行到尾聲時,老爸打電話來問幾點要回高雄...
在門外講電話,突然,大家鼓掌...
一位鼎鼎大名的前輩到來


後學有眼不識泰山,姜前輩和他夫人


前輩大駕光臨,一來不久就為我們大家上了寶貴的一課,近年來東方美人頭等價錢與市場的關係,現場鴉雀無聲,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22:52

本帖最後由 c1028013 於 2012-2-26 22:59 編輯

回復 25# c1028013


   


最後,現場泡了幾款茶品:
不知年老包:微微陳香,甜水。
20年正鳳凰山凍頂:經過焙火處理,所以火味頗重。冷飲有一點點涼氣,會澀。


還有由星天牛大哥提供的3款老台茶比較,後學有喝到一點點,請大家過目:
清靜:微苦轉甜
霧社:粉粉的花香,微苦
不知名高山:香氣淡,一點點苦澀。


姜前輩試茶:




後來福姐姐有泡民國76年春凍頂,有醒過茶的:清香,甜水,後勁上沖至鼻腔,香氣結。

[/img]



還有一款高山茶,後學不知道是什麼了.....










對了,還有一位大哥,後學沒拍到照片,抱歉~~~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23:02

回復 26# c1028013


   



這次茶會非常感謝各位前輩的奔波、聯絡,以及品茶、茶品知識等等技巧的指導,讓在場的大家受益良多,也能讓大家有問題就提出來討論。
很開心這次茶會圓滿成功,謝謝各位前輩!
  


本次茶會的報導,大略是如此,若有不佳、不足之處,請各位前輩指導。
後學後來先走一步,要趕回高雄,抱歉後學失陪了!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6 23:26

回復 27# c1028013


   


補上前輩家幾個很讚的東西





龍文堂








龍文堂




那原本是墊在底下,防螞蟻的


還有一款喝茶賞壺前輩帶來的茶...後學無緣啦.....
大正8年正山小種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7 00:19

回復 28# c1028013


    當日後學的小小部落格文,大家可以參觀一下,謝謝!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33857&extra=page%3D1&page=25
第373樓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2-2-27 00:53

跟許多前輩一同研習茶葉,學習甚多,
雖然同一件事情,用不同面向跟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觀點,
但這也沒 ...
Tiffany 發表於 2012-2-26 13:42



    這場小茶會.....

怡萱昨天從一早6點多起床....忙到隔天清晨將近4點才回到家...整整做了21個鐘頭的精神長征....好樣~!
小ㄚㄚ為茶南北奔忙.....回到家也清晨五點多..又為大家詳細報導...努力學習精神..實在不簡單

感謝  喝茶賞壺兄....蕭兄...小蔣兄...為大家講解..知無不言..在此再三感謝
感謝  羽身兄賢伉儷願意借用場所舉辦此次小茶會...
還有各位參與的茶友们...因為您的參加與付出..讓這次老台茶小茶會
終於能圓滿落幕....感謝所有幕前幕後指導參與的茶友...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2-2-27 10:09

本帖最後由 若水 於 2012-2-27 10:15 編輯

下等水品有所貴相。
中等水品有所賤相。
上等水品有所 相。


    剛剛從網路找到資料....轉貼過來的......

大概就是把品茶人的級別分為上中下三等,叫做“下等水品有所貴像,中等水品有所賤相”,意思就是一個人剛剛接觸茶,對茶感興趣之後,由於以前沒接觸過好茶,因此每當品嘗到一個新的茶品或者提高一個檔次的時候,都會感到興奮快慰,發出“原來還會有這麼好的東西”的感歎,這是對造物主的感激之情,因此說“有所貴像”;而當達到一定層次、品嘗到越來越多的好茶之後,品茶的目的就發生變化,開始一味追求極致,不惜重金四處搜羅好茶,然而,人但凡到了這個地步,其追求的已經是一個虛幻的東西,已經跟茶無關,故此每當花費重金找到一款所謂好茶品嘗以後,都會感覺“不過如此”,品茶成了挑毛病的過程,每一款茶都能准確指出其缺陷,茶已經不能給他帶來任何快慰,帶來的只有不滿,也就談不上感動,因此說“有其賤相”。


    有的人進入中等水品之後,可能永遠也退不出來,用心的可能會探索茶業行當,比如茶樹栽培、土壤環境以及制作工藝對茶本身的品質影響,並且在品茶過程中不斷驗證、完善相關方面的經驗積累,最終成為專家級的茶葉品評師;但更多的達不到這個層次,只能一天到晚四處吹噓自己喝過若幹好茶,抱怨這個世道找好茶真難。那些號稱“非XX年老茶不喝”的高人大多如此,當然我說的是高人,那些喝著用倉茶冒充老茶而怡然自得的大款們不在此列--絕無貶義,因為這些人當中相當部分人正處於“下等水品”的階段。


作者: 蔣爵陽    時間: 2012-2-27 18:38

施肥談的內容部份,有點兒天馬行空!
如果不是很熟練在行,後學建議在此帖老茶之討論,應當不要列入。
到不 ...
山城茶戀 發表於 2012-2-26 19:18



作者: 煎茶人    時間: 2012-2-27 19:34

我覺得這次的品飲會真的很有教育意義:
1.A級的茶品跟c級的茶品如何對尬???
2.A品質的人心茶價3萬,跟C級的3百對尬.................適合嗎(至少性價比是差很多的)???
3.一直推崇要喝就要追求高等級老茶的,有意義嗎..................「有」因為只有口袋夠深的人才喝的起;不、不~~還有有名望的人會有人請喝茶。
4.茶的價值如何定位???茶本無價,是..............人心來論價。
5.一樣的茶,在A、B茶人手上真的價值觀會相同嗎,不知是「人有賤像,還是茶有賤樣」?
6.年代、茶產區、製茶方式等等差異,所造就老茶的獨特性會相同嗎?
7.各位資深的茶人,您是否知道................茶的發酵程度所造就的老茶(不複焙),20、30年以後的口茶差異會..............讓您認不出來。
8.何謂「老茶」、「老陳茶」、「陳茶」、「陳年老茶」,別遑論寫歷史了,這是否可以單單從年份來區分呢?
9.資深的台茶朋友,您是否知道..............台茶亦會有「白霜」現象呢?
10.萬物皆會「衰耗」,鼓勵百年存茶的人是否真的有此智慧?(外太空存茶我就不曉得了)。
11.水氣重(未發霉)處理排水後就是爛茶嗎?
12.以「倉」論生死,我覺的是天大的外行人之詞,肯定的跟大家說,同一倉儲,亦有較乾、較濕的狀況,存放出的茶還是.................差很多。
13.每款「老茶」不論您喜歡它、不喜歡它,但身為茶人的人要心存「尊敬它」、「愛惜每款茶」,還是那句話,您真的.....................「把茶當作茶嗎」????????

以上是小弟的肺腑之言,您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但...........這是真話。
作者: 蔣爵陽    時間: 2012-2-27 19:35

幾位書記
忘了小弟在會前  會中  會後    一直所強調
  曾叔     叮嚀的一段話
老茶是一個迷人的話題,但滲入人的因素以後,就較為複雜了
其實,喝老茶可以很輕鬆,但因大部分朋友沒有經驗法則,導致各說各話的情況,相當嚴重;取得共識及經驗法則,是進入老茶專研的不二法門。
務必對老茶、陳茶及陳年茶有個清楚概念,而不同地域的老茶,也會出現不一樣的風味,將這些問題先自我審視,相信進入老茶世界會更愉快,而非人云亦云
.........
清涼齋 發表於 2012-2-16 03:46


在此冒昧引用再次帶出
望  曾叔   海涵
作者: 山城茶戀    時間: 2012-2-27 20:14

小ㄚㄚ 若水前輩:
不是小弟要停止討論施肥
實是~茶樹施肥牽涉的層面非常廣


壤土性質,如何按照樹齡階段改造之肥料類別選擇
要做什麼茶就要培養什麼原料..要讓原料長成心中的理想,就需要怎麼做!
什麼季節補什麼肥,何時可以下重本....在抓住每年每季發根高潮時前,何時要偷偷下,讓茶樹絲毫不知!
保質產量少..衝量質不佳的作法..
施肥量......
施肥位置..
時機....
有機肥....豆粕類甜菜渣(花生 大豆 芝麻 菜子).. 動物性內臟.. 玉米粉....什麼益菌沃堆發酵度,什麼發酵度對於茶園是有利而害處少的
.
.
.
列舉的每項還可以細分,但還未提到三大巨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鮮葉長成及成茶風格,各所扮演的腳色,茶乾風格與查類別適製性

以上
打一些微不足道的字來泥補一下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2-2-27 21:04

回復 35# 山城茶戀


    偶覺得...尼說的沒有錯ㄚ..再討論這些..天都快黑了...
這只是一個小茶會報導...若真的想討論這些茶園管理專業經驗與知識....去台茶集雅軒開題討論..應該很不錯偶很樂意當觀眾... ... ..
說不定看帖後..興緻一來..在窗台種一顆茶樹盆栽來觀察... ..
吼...還真去種的洌 ....跟您開玩笑的啦.. .
作者: 蔣爵陽    時間: 2012-2-27 21:13

本帖最後由 蔣爵陽 於 2012-2-27 21:14 編輯

將來類似茶會所激起的火花應為不小台茶版已開帖如下


2012年 T4U台茶版老台茶會(歷次)專帖


後續相關討論歡迎移至此區

此主題已發文部分還勞請版主移動
作者: 蔣爵陽    時間: 2012-2-27 21:38

回復  c1028013


   

第二場次:73年白毫烏龍,這一款是未著蜒的白毫烏龍,俗稱的白毛猴,六月白,後學 ...
c1028013 發表於 2012-2-26 22:10



C1028013兄

白毫烏龍您這張照片好似貼錯
貼成  好喝茶兄    所提供的那款茶
作者: c1028013    時間: 2012-2-27 23:25

回復 38# 蔣爵陽


   

前輩您好:
後學有點記不起來了耶...抱歉~~~
能否請前輩幫忙改正???
謝謝前輩~~~
作者: idiot    時間: 2012-2-28 01:32

外太空存茶 揮發性物質應該是一下就變很少啦


我覺得這次的品飲會真的很有教育意義:
1.A級的茶品跟c級的茶品如何對尬???
2.A品質的人心茶價3萬,跟C級的3百對尬.................適合嗎(至少性價比是差很多的)???
3.一直推崇要喝就要追求高等級老茶的,有意義嗎..................「有」因為只有口袋夠深的人才喝的起;不、不~~還有有名望的人會有人請喝茶。
4.茶的價值如何定位???茶本無價,是..............人心來論價。
5.一樣的茶,在A、B茶人手上真的價值觀會相同嗎,不知是「人有賤像,還是茶有賤樣」?
6.年代、茶產區、製茶方式等等差異,所造就老茶的獨特性會相同嗎?
7.各位資深的茶人,您是否知道................茶的發酵程度所造就的老茶(不複焙),20、30年以後的口茶差異會..............讓您認不出來。
8.何謂「老茶」、「老陳茶」、「陳茶」、「陳年老茶」,別遑論寫歷史了,這是否可以單單從年份來區分呢?
9.資深的台茶朋友,您是否知道..............台茶亦會有「白霜」現象呢?
10.萬物皆會「衰耗」,鼓勵百年存茶的人是否真的有此智慧?(外太空存茶我就不曉得了)。
11.水氣重(未發霉)處理排水後就是爛茶嗎?
12.以「倉」論生死,我覺的是天大的外行人之詞,肯定的跟大家說,同一倉儲,亦有較乾、較濕的狀況,存放出的茶還是.................差很多。
13.每款「老茶」不論您喜歡它、不喜歡它,但身為茶人的人要心存「尊敬它」、「愛惜每款茶」,還是那句話,您真的.....................「把茶當作茶嗎」????????

以上是小弟的肺腑之言,您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但...........這是真話。
煎茶人 發表於 2012-2-27 19:34

作者: 紙鈔    時間: 2012-2-28 02:31



醜一


他是杜cㄈㄨ ˋ`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2-2-28 11:27

回復 41# 紙鈔


    都是姓杜....一個是杜老大...一個是杜老爺...請認明商號...
老大管的涵概區域較廣..所以稱老大....老爺是莊裡的莊主...整天欣賞風景..所以稱老爺... ..別打偶...跟酸喔..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2-29 12:49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2-29 12:51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2-29 12:58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2-29 13:05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2-2-29 13:07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2-2-29 13:24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2-2-29 13:34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