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普洱牛市?熊市? [打印本頁]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0-11-23 13:18     標題: 普洱牛市?熊市?

最近T4U因為制度使然(凡投票者得銀幣一枚),論壇裡面多了許多投票帖。其中有一帖引起我一點興趣>>>茶崩盤在何時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6944&extra=page%3D1


因為有趣所以我在52樓回了一帖>>>
07年還未崩盤前,我是T4U最有名的空頭派

普洱記事 2007/03/4 鬱金香事件
http://tw.myblog.yahoo.com/jw!87 ... 2&l=a&fid=6

普洱記事 2007/3/6 再談談鬱金香事件
http://tw.myblog.yahoo.com/jw!87 ... 9&l=a&fid=6

不過最近我倒是很樂觀
這兩年茶價不要說崩盤了,只怕因為通澎因素還要有一番大漲





52樓這一帖我不是空說,實在是因為最近的經濟情勢有點詭譎中帶著樂觀。空嘴嚼舌無益,請看下面三則國際報導(這幾天內的新聞)>>>


記者親述——“去香港打醬油”的故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11/18/c_12788669.htm

2010年11月18日

  “走,到香港打醬油去。”“你去香港打醬油了嗎?”“上海白領挺進香港打醬油”……短短半個月內,本報一篇感性財經的標題——“去香港打醬油”居然成了時下最流行的網絡詞匯。在各大網絡搜索引擎,只要輸入“去香港”,下面就立刻顯現出“打醬油”。
  這實在令筆者始料未及,沒想到這樣一篇有關柴米油鹽的稿子能夠吸引這麼多的目光!但仔細想想,在當前物價高漲的情況下,老百姓最關心的還就是柴米油鹽。
  說起這篇稿件的寫作過程,可以算得上閒來偶得,因為線索就源于我自己每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作為《中國證券報》駐香港的記者,我基本每周都要穿梭于深圳和香港兩地之間,每次在口岸排長隊等候過關的百無聊奈之際,免不了會四處打量一下前 後左右的手推車或者拉桿箱,觀賞一下周圍的人去香港或深圳“血拼”的戰果。過去幾年,深圳人的手推車和香港人的手推車一直是兩道截然不同的風景線,深圳人 的手推車裏往往是萬國博覽會——LV箱子、Gucci包包、Nike鞋、Adidas|運動服、Chanel香水、美讚臣奶粉……,香港客的手推車則常是 國貨展銷會——深圳產的蔬菜、水果、紙巾、襪子和油鹽醬醋等日用品。
  如此的兩條風景線交錯互現,我已經看了兩三年,再稀松平常不過,從未想過會有什麼變化。直到有一天,我從福田口岸回深圳的時候,偶然瞥見前面兩 位大姐的手推車裏冒出了一桶李錦記生抽和兩罐澳寶沐浴露,她倆正興奮得討論這趟香港這行又省了多少錢,再看旁邊一隊,居然還有人從香港買回了幾大包餐巾 紙。莫非香港超市的日用品會比深圳還便宜?這讓習慣了從深圳帶日用品去香港的我大吃一驚,周末便跟一位有香港親戚的朋友小雯說起了這件趣事,沒想到她不僅 毫不驚訝,還興奮得向我傳授起了換城消費的“掃貨經”,香港哪裏的沐浴露最便宜,哪裏買紙巾最劃算——原來她早已是“赴港打醬油”的親身實踐者,從今年開 始,已經每月去香港掃貨一次,對于港深兩地日用品的差價早已了如指掌,“深圳物價漲得太快,工資又不漲!”精明的小雯在的炫耀“掃貨經”的同時充滿了對 CPI和錢包的無奈。閒聊中,記者還得知,小雯家的香港親戚已經好久不來深圳度周末了,因為深圳的物價近一年漲得太快,再加上人民幣升值,跟美元挂鉤的港 幣兌人民幣匯率跌跌不休,這麼一折算下來,深圳消費的吸引力大打折扣,難怪羅湖口岸專做港客生意的超市和茶樓生意都日漸蕭條,一些之前為了節約生活成本而 在深圳居住的香港人也感嘆壓力大。不知不覺中,延續了若幹年的換城消費換了個兒,香港人北上掃貨的洪流變成了深圳人南下。
  後來,記者專門去了深港兩地最普通的超市對比日用品物價,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瓶500毫升“李錦記”生抽醬油在香港的售價折合人民幣為 5.95元,而在深圳超市的價格是6.6元;深圳雞蛋已漲到9角一個,而差不多大小的雞蛋在香港23港元就能買30個,折合人民幣不到7角一個;紅富士蘋 果深圳已賣到6塊錢一斤,平均一個都要4塊錢,而同樣大小的蘋果在香港10港元能買四個……至少有一半的日常生活用品香港價錢比深圳還便宜,是香港的東西 太便宜嗎,還是深圳的東西太貴?恐怕大家一眼便明。
  有感于福田口岸的見聞和曉雯家的故事,筆者寫下了《去香港打醬油》這篇感性財經。文章一經見報就引起了眾多讀者和網民的共鳴,香港的三家主要財 經日報《信報》、《經濟日報》和《明報》在第二天全部轉載了這篇文章,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經濟觀察報、第一財經日報、新京報、中國青年報、人民網、新華 網、新浪網、騰訊網、中國日報網、鳳凰衛視等多家媒體轉載或追蹤報道了這一稿件,連上海的媒體也追蹤報道了一篇《購物潮倒挂:上海白領“挺”進香港“打醬 油” 》,深圳的媒體則循著本文的線索報道了深圳人去中英街打醬油的故事——作為旅遊購物景點的中英街原本已蕭條了多年,近幾個月突然生意火了起來,來的不是外 地遊客,就是前去購買日用品的深圳本地居民。如今,只要百度輸入“去香港打醬油”,隨便都能搜到28萬多條相關鏈接,論壇裏熱議“赴港打醬油”的帖子更是 數不勝數。
  深圳人到香港打醬油,只是內地近期物價快速上漲的一個縮影,也只是千千萬萬個中國老百姓應對通脹的無奈之舉。面對坐上火箭的CPI,與香港只有 一河之隔的深圳市民尚可憑“一簽多行”去香港打醬油,其他城市的市民又該咋辦呢?我想,這大概是這篇感性財經能夠引起如此關注的主要原因。文章見報後不 久,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4.4%,果然大大超出了政府期望的3%目標。17日,溫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 前價格形勢,研究部署了穩定物價的多項綜合措施。
  但願赴港打醬油只是一件曇花一現的軼事,也希望不遠的將來,小雯不用再跑去香港打醬油!(錢傑)
蓋特納:中國若不允許人民幣升值 將以通脹收場
2010年11月17日 07:30鳳凰衛視


鳳凰衛視[2.59 -1.15%]11月17日《鳳凰早班車》節目播出“蓋特納表示理解中國慎對人民幣升值態度”,以下為文字實錄:
楊舒:美國總統奧巴馬從亞洲回到美國之後,在國內關於人民幣升值議題是不斷地引發討論。美國一個由鋼鐵、紡織還有其他業界組成的聯盟就促請參議院繼眾議院之後通過對人民幣匯率的法案,希望向中方施壓。但是美國有另外多個商界組織是反對通過法案的,他們認為這樣只會產生反效果,建議推動外交途徑向中方施壓。有關美國施壓人民幣的相關消息,立刻請出華盛頓的記者張經義為您報道,經義,早。
張經義:早,楊舒,各位觀眾大家早。剛從亞洲、中東返回美國的財政部長蓋特納在16號表示,人民幣升值會抑制通貨膨脹,中國政府在人民幣升值工作上應該要加快腳步。
解說:蓋特納在上週四和週五出席在南韓舉行的G20峰會時,被屢次問及美國對中國施壓使人民幣加速升值的看法,他在16日表示理解中國政府在做出人 民幣升值方面重大決策所持的謹慎態度,人民幣的劇烈變化可能會導致資產泡沫,但其升值勢在必行。他說貨幣匯率變化不僅對中國自身很重要,而且對新興國家更 加重要,很多靈活的貨幣都在經歷著巨大的上升壓力。
蓋特納強調人民幣升值會對抑制通貨膨脹起來到關鍵作用,相反則將導致嚴重後果。他解釋說如果中國政府不允許人民幣升值,那麼所有使中國經濟迅猛增長 的經濟壓力,將變成以通貨膨脹的後果收場,最後將出現資產和價格泡沫,對經濟體自身未來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威脅。在剛剛過去的G20峰會上,美國在貨幣匯率 問題上的主張,未能獲得其他國家的支援,但美國會持續對人民幣升值繼續施壓,藉以緩解國內面臨嚴峻的經濟形勢



抗通膨搶黃金! 民眾狂買金條斷貨
  大陸10月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創下新高,通膨嚴重,讓很多大陸民眾在金價不斷飆漲的現在,還是不惜砸錢買黃金,抗通膨,包括在上海,金條的業績已經多了5到7倍,有人一次砸1千多萬台幣買金條,而且面不改色。
  金價漲翻天,大陸民眾卻偏偏在這個時候搶著進場買黃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上海民眾:“因為現在通貨膨脹比較厲害嘛,就黃金的話,覺得還是比較能夠保值。” 因為黃金保值,大陸人就卯起來買,各大銀樓天天挑燈夜戰才能應付。銀樓業者:“金條、盒子、證書和發票。” 往往都過了打烊時間,都還不能關門休息。銀樓業者:“金條的銷售翻了5到7倍。”記者:“最多的顧客大概買了多少?”銀樓業者:“260、270萬左右吧。” 一口氣買了260多萬人民幣的金條,相當於台幣1千多萬,而且通通付現,真的很犀利,大陸民眾狂買黃金,國內買不夠,還到香港、臺灣到處買,專家說,這股囤積黃金抗通膨的熱潮,在大陸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 2010/11/15 TVBS )




以下是我的感想:
1.目前中國的經濟實在是陷於兩難狀態,通貨膨脹OR人民幣升值
2.如果持續的通澎,無疑的會把這幾年的經濟成長的成果吃掉。
3.而如果讓人民幣升值固然可以抵銷通澎的陰影,卻可能引發類似80年代日本大蕭條(史稱消失的20年)的更大惡夢----美帝奸計得逞,外債憑空消失,外資撤離,工廠倒閉,迫使中國產業面臨提早轉型的挑戰。
4.以上的經濟兩難...關卿何事?
5.當然相關!因為不論未來的中國是走向通貨膨脹或者人民幣升值,對普洱茶的投資客(藏家)而言都是利多。
6.因為通貨膨脹=人民幣變薄,大陸普洱茶的價錢要漲
7.人民幣升值=台幣變薄,存放在台灣的普洱茶要漲(拖到大陸去賣)
8.左看右看,反正明年的普洱茶都會漲,這時候不囤普洱茶何時要囤???
9.從T4U的投票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茶友對這一點好像有共識,有67%的人認為普洱不會崩盤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6944&extra=page%3D1&page=1
10.不過好玩的是,有22%的人認為普洱茶在2012年會崩盤(世界末日),嗯,世界末日,威力果然不小...
作者: etsac    時間: 2010-11-23 13:35

同意看漲但前提是貨品最少要中上品質,
就算景氣再差,
好品質的普洱也不致於沒人要!
作者: Johnson1    時間: 2010-11-23 13:39

如此再過不久.大陸民眾自由行後.會出現廣州及各地茶商.普洱茶消費者.說.到台灣買普洱去.{:1_90:}
作者: kuan    時間: 2010-11-23 13:46

回復 3# Johnson1


    修正一下,應該是"到台灣買老普洱去"
作者: 小渣蚱    時間: 2010-11-23 13:56

個人不認為普洱茶(新)有什麼理由上漲空間
尤其普洱茶就算今年沒買明年還是可以買
普洱茶是農產品且年年出產的產品
重點它沒有時效性又不會立即消化的產品
當收藏者或生產者到了一定儲藏量時就會自然平穩售價
作者: 大頭球王    時間: 2010-11-23 14:11

茶專家-----------------財金專家(似乎太沉重)
茶專家-----------------茶經濟專家------------------財金專家(過渡一下就比較順勢了)
人民幣升值,是時勢所趨,趁第6點 人民幣未升值(或台幣升值)時買進, 台灣普洱茶價成本較低,
否則第7點時,購入成本較高,完全可以理解,至於漲勢如何?或何時看跌?
就天知道了.
至少短期趨勢的確如此!!
作者: 日月弘    時間: 2010-11-23 14:16

惡夢----美帝奸計得逞.......這一切都是老美的陰謀論..老美見不得別人比他好..
台灣加油.中國加油.亞州人加油.{:4_117:}
作者: 小神童    時間: 2010-11-23 14:32

一切終將回歸自然  高低起伏只是過程    愛不必說抱歉  誰愛誰  傷心..
作者: brucechen    時間: 2010-11-23 14:49

錢越來越小圓,有錢就多買樓,沒錢就買些老茶.......
作者: ymd    時間: 2010-11-23 14:58

回復 6# 大頭球王


    柴米油鹽醬醋茶,通膨海浪襲捲的商品對象像是有順序的吧,茶排在最後一位,趁還沒受侵襲前,已先多買一筒或一件存著供未來品飲用。免得一、兩年後要多付一些代價。只要沒聞到2007上半年的投機瘋氣(雖然我未曾經歷3年多前的那段時光,猜想主因應為需求面的價格預期因素造成),茶價若上漲,判斷若是實質面、供給面因素,就大膽買進一些,何懼之有?除非普洱茶「越陳越香」的價值建構體係崩解了,普洱文化要被消滅了。
作者: k-k-james    時間: 2010-11-23 15:05

>>
>>支持烏大!說得很好!!!!{:1_90:}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1-23 15:11

回復 1# ulumochi
先說明一下,弟對未來的普洱是持「牛市」看法的,但為了平衡報導,所以特別來說一下「熊市」見解,供大家討論(或娛樂也可以啦)~:loveliness:

1.通膨嚴重造成老百姓實質財富與所得下降,老茶非民生必需品,需求大減。
2.人民幣升值造成中國出口大量衰退,中國國內經濟結構調整不易,造成大蕭條,茶市自不可免。
3.06及07年的大量存茶均未被消化(現在市場共有多少存量?幾千噸?:funk:) ,投資客獲利回吐,以多殺多,崩盤~。
4.2010對通膨及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加上大家都看好茶市,人人想囤茶,大量不懂茶的投資客再度進入茶市,泡沫再現,崩盤在即。
5.假設某茶廠開發出某項生物技術或製茶技術,可以用一年抵十年,五年茶就可以做出五十年紅印的口感,那老茶就崩盤了~

其它的暫時想不到了,呵~;P
作者: minca    時間: 2010-11-23 15:34

新茶的基本價值在於生產  運輸 銷售的成本和利潤

有個基本的價值

低於某一價格  就沒人願意生產 銷售了

如果不像2007年的瘋狂 脫離原始成本太多  哪來的崩盤

普洱茶的特殊在於時間的價值造成茶的變化

這也是老茶價格的支撐

如果這點不變

用相對高的價格來買時間的價值  也是合理的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0-11-23 15:47

回復  ulumochi
先說明一下,弟對未來的普洱是持「牛市」看法的,但為了平衡報導,所以特別來說一下「熊市 ...
下港人 發表於 2010-11-23 15:11



   
多謝兄的平衡報導,我也來{反平衡}一下

1.老茶是奢侈品,歷史經驗,奢侈品是不受經濟景氣的影響的
2.人民幣升值也許會造成外銷量衰退,但是中國的內需應該可以應付。事實上目前中國除了最大的外銷國外,其內銷市場也是全球最有潛力的國家(大陸太大了),而人民幣升值正好可以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購入商品進行內銷,包括台灣的普洱茶
3.目前的存茶量到底有沒有辦法被日漸增加的市場銷耗掉?...這個問題無解,只能相信目前的量/價關係沒有太多泡沫
4.10年前我買兩大廠的常規貨一片200元左右,現在我買兩大廠常規貨一片也是200元左右,5年陳期的常規茶價格也大多在1000元以內----事實上我認為普洱茶的價錢並不貴,或者說沒有漲到很誇張,跟10年前相比並沒有很大的落差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0-11-23 15:51

10年前(2000)我買80末90初的7542一片2000元(那時候大家都說是80年代茶品,事實上大多是90/91/92的茶品)陳期其實只有10年左右,而2000年的新茶一片大約200元----等於10年陳期,價格漲10倍

這個現象到目前似乎沒有太大改變...
作者: 卡卡黄    時間: 2010-11-23 16:12

目前普洱茶一般常规新茶和其他茶类比较,还是低价的其中一种茶。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0-11-23 17:43

回復 15# ulumochi


    {:4_92:} {:4_92:} {:4_103:}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0-11-23 17:44

非常認同烏大的看法
作者: 台灣加油    時間: 2010-11-23 17:50

個人看普洱牛市?熊市?
「牛市」「牛市」很牛市~
作者: chen6955    時間: 2010-11-23 18:14

惡夢----美帝奸計得逞.......這一切都是老美的陰謀論..老美見不得別人比他好..
台灣加油.中國加油.亞州人加 ...
日月弘 發表於 2010-11-23 14:16



為何是美帝陰謀? 中國通貨膨脹關美國何事?
作者: chen6955    時間: 2010-11-23 18:18

多謝兄的平衡報導,我也來{反平衡}一下

1.老茶是奢侈品,歷史經驗,奢侈品是不受經濟景氣的影響的 ...
ulumochi 發表於 2010-11-23 15:47



人民幣對美金升值,但台幣也對美金升值,
所以台幣對人民幣也有可能升值!
事實上,台幣對人民幣去年一度貶值到一元人民幣換5.1台幣,
目前台幣對人民幣升值到一元人民幣換4.7台幣。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0-11-23 18:28

同意看漲但前提是貨品最少要中上品質,
就算景氣再差,
好品質的普洱也不致於沒人要! ...
etsac 發表於 2010-11-23 13:35



   
這是集體認定的問題。

10年前的兩大廠常規貨品質好不好?
我記得10年前的茶友大都批評:又苦又澀,入不了口

不過10年後,這些2000年左右的茶品卻夯的要命
目前的價格幾乎已經站上4000元左右
有沒有人說爛?
也許有,但是價錢依舊站的穩穩的
所以我說『好』跟『壞』是集體的價值認定問題。
作者: 下港人    時間: 2010-11-23 18:30

多謝兄的平衡報導,我也來{反平衡}一下

1.老茶是奢侈品,歷史經驗,奢侈品是不受經濟景氣的影響的
2.人民幣升值也許會造成外銷量衰退,但是中國的內需應該可以應付。事實上目前中國除了最大的外銷國外,其內銷市場也是全球最有潛力的國家(大陸太大了),而人民幣升值正好可以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購入商品進行內銷,包括台灣的普洱茶
3.目前的存茶量到底有沒有辦法被日漸增加的市場銷耗掉?...這個問題無解,只能相信目前的量/價關係沒有太多泡沫
4.10年前我買兩大廠的常規貨一片200元左右,現在我買兩大廠常規貨一片也是200元左右,5年陳期的常規茶價格也大多在1000元以內----事實上我認為普洱茶的價錢並不貴,或者說沒有漲到很誇張,跟10年前相比並沒有很大的落差...
ulumochi 發表於 2010-11-23 15:47

呵~,謝謝烏兄的「反平衡」,為了怕茶友過度樂觀,弟再來個「反反平衡」~
1.不受經濟景氣影響的是高所得者,但中低所得者還是會因景氣而明顯減少非民生必需品的支出。
2.中國國內市場雖大,但中國目前產業是以出口為主,短期內要轉為以內銷為主,產業結構調整不易,摩擦性衰退再所難免。
3.普洱茶在中國的替代性大,岩茶、六安...等,均有替代性,目前在中國最貴的新茶也非普洱。
4.現在囤茶的人口很多,自05年後囤茶量驚人,與10年前明顯不同,10年前要喝老茶,只能用買的,現在的人都自行囤茶,要喝老茶,自家樓上就有,不必花大錢追高。
5.新製私人茶號茶菁品質高,更重要的可以現飲,普洱的飲茶習慣正在改變中,現在的人以「老」為貴,將來的人說不定有新的看法。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0-11-23 18:36

以前我會說:改制後的茶我不買
因為那些茶不是我認定的『普味』(改制前又苦又澀/改制後又香又甜)

不過最近我的觀念也慢慢改變中
因為又苦又澀的普洱茶是10年前喝普人所認定的母味
而又香又甜的普洱茶卻是目前喝普人(新進茶友)的母味
到底那一種才是真正的普洱茶?
難說...
畢竟長江後浪推前浪
再過10年,等到那些又苦又澀的00年代以前的常規貨大部分被喝光了後
還有誰會記得普洱茶曾經又苦又澀??
作者: chen6955    時間: 2010-11-23 18:46

如果明年春茶毛料續漲,那就可以斷定普洱茶市進入牛市起點。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0-11-23 19:45

呵~,謝謝烏兄的「反平衡」,為了怕茶友過度樂觀,弟再來個「反反平衡」~
1.不受經濟景氣影響的是高所得 ...
下港人 發表於 2010-11-23 18:30



   
再反一下

1.高所得人不受景氣影響,所以老茶照買。而低所得人受景氣影響,卻不一定從此不喝茶改喝水,他們可能會轉往喝低價茶,而我想不出有什麼茶比普洱茶還便宜...(除了邊銷茶如符磚除外),目前的普洱新茶折合一斤大約2-300元,夠便宜了。
2.正因為外銷難以全部轉為內銷,所以中國正在全力抵抗人民幣升值,取而代之的便是通貨膨脹的必然,而通澎代表人民幣變薄,人們必然要囤積所有的保值品,普洱茶剛好是個保值的好商品。
3.我不認為目前的囤茶人口很多,事實上目前普洱茶也非台灣和大陸的主流茶品。反而從T4U近來的新進會員數看來,台灣的喝普人口正在增加中
4.目前新制茶品的口感宜人,可能改變『越陳越香』的口感,這一點並不妨害這兩年普洱茶變成牛市的事實。
作者: IDFT    時間: 2010-11-23 22:23

最近T4U因為制度使然(凡投票者得銀幣一枚),論壇裡面多了許多投票帖。其中有一帖引起我一點興趣>>>茶崩盤 ...
ulumochi 發表於 2010-11-23 13:18


事实上新茶只有DY是牛市{:4_92:}
只不是吹牛b的牛{:4_115:}
作者: IDFT    時間: 2010-11-23 22:25

最近T4U因為制度使然(凡投票者得銀幣一枚),論壇裡面多了許多投票帖。其中有一帖引起我一點興趣>>>茶崩盤 ...
ulumochi 發表於 2010-11-23 13:18


八八青等一篮子老茶熊市中{:4_115:}
真正牛市就是90年代的中坚茶{:4_113:}
作者: 茶海    時間: 2010-11-23 23:12

牛b......大牛b
作者: 045045045    時間: 2010-11-23 23:21

板大說的沒錯~明年普洱茶~在我看來~鐵定要漲~可是~漲了之後呢?繼續漲?崩跌?小跌?
所以最近買茶屯茶~個人認為~是對的~而我對後勢並不樂觀~所以將明年定為賣茶年....個人看法僅供參考.或當笑話.
作者: 千葉傳奇    時間: 2010-11-23 23:36

表情符號消失了嗎?
作者: 大頭球王    時間: 2010-11-24 00:16

小弟支持牛市,有非常確實堅定的道理!!
.
.
.
我生肖屬牛!!
作者: 鄭小任    時間: 2010-11-24 00:43

小弟也非常認同烏大的觀點  投烏大一票 看來明年的茶是漲定了.................
作者: 茶學生阿祥    時間: 2010-11-24 03:26

表情符號消失了嗎?
千葉傳奇 發表於 2010-11-23 23:36



    估計是系統問題
作者: 小小泉    時間: 2010-11-24 03:35

知名大廠.一些山頭的優質茶會先帶動.常規貨仍緩步.
作者: Johnson1    時間: 2010-11-24 08:11

回復  Johnson1


    修正一下,應該是"到台灣買老普洱去"
kuan 發表於 2010-11-23 13:46

大陸茶友認定3年以上就是老茶.台灣茶友10年茶還認為是新.
大陸較內陸的茶友不喜歡濕倉茶.留在台灣的港倉老茶又那麼高價.到時大陸較內陸的茶友搶購的應該會是2000後至2005年的乾倉茶.
作者: lee5168    時間: 2010-11-24 09:22

面對通膨,大家壓力都不小:L
作者: jack    時間: 2010-11-24 10:32

基本上我認同烏大的看法.:loveliness:
但還是覺得普洱茶上漲,由市場機制決定,畢竟茶非民生必須品;另外贊同優質茶的概念,如果50年的紅印不是優質茶品,我想今日也不可能受到市場肯定.
關於攺制後的茶品...,記得一.兩年前常看到改制後茶品的未來轉化無法呈現傳統普洱老茶的路線,但前陣子喝了幾泡08年的茶品,我就對這樣的觀點產生懷疑,因為之前的觀點如果正確,那08年的茶因較偏綠茶化傾向,較沒轉變的口感,可事實與假設不同.
總之,普洱茶過去,現在與未來仍有待各位茶人共同品茗與感受.
作者: Johnson1    時間: 2010-11-24 11:20

基本上我認同烏大的看法.
但還是覺得普洱茶上漲,由市場機制決定,畢竟茶非民生必須品;另外贊同 ...
jack 發表於 2010-11-24 10:32
正確.聽聞不見得正確.自己體驗才重要.
作者: jinchin2001    時間: 2010-11-24 14:30

收入增加慢
日常支出增加快
買茶的錢變少了
作者: 了凡    時間: 2010-11-24 18:58

回復 1# ulumochi
兄对茶的专业弟非常敬重,但经济不是绝对的东西,记得台商被迫加薪事件吗?

1、这就是解决通膨方式之一,加薪增加人民购买力
2、人民币、美元、台币目前是三方相对关系,非单一两者相对关系
3、通膨之后往往会出现通缩,涨上去的会再跌价,只是时间的问题
4、目前内地通膨非单一国家经济成长问题,这尚与国际资源以美元计费,美国故意以贬值而造成,
     针对此事,这就是中国在近五年为何於世界各地大量以美元购实矿产的主因   
5、十二五为何集中火力於均富也是如此
6、目前中国的策略非单纯在此处,大众可以在交通方面去看看其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其实已经做好五十年以上的规划
7、但是老话一句,大量且能长期供应的东西价格会有周期性的循环,但好而少的物品往上升的机会只会大於往下
••••••••••
作者: ccr    時間: 2010-11-24 23:20


在大陸爭收黃金真的不少
南北韓的事
美國在佈局
目的在制中
猜猜別當真
作者: chen6955    時間: 2010-11-24 23:58

回復  ulumochi
兄对茶的专业弟非常敬重,但经济不是绝对的东西,记得台商被迫加薪事件吗?

1、这就是解 ...
了凡 發表於 2010-11-24 18:58



美金貶值如何造成中國通膨?
能否請您解釋說明?
看來我的經濟學是白唸了。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0-11-25 08:56

回復  ulumochi
兄对茶的专业弟非常敬重,但经济不是绝对的东西,记得台商被迫加薪事件吗?

1、这就是解
...
3、通膨之后往往会出现通缩,涨上去的会再跌价,只是时间的问题

了凡 發表於 2010-11-24 18:58



   
第三點我也不認同

適度的通膨是很正常的,也是維持經濟活力的最佳方法

不過通膨之後會出現通縮??
這一點我無法想像(貨物越賣越便宜,這種現象非常少見)
作者: aa983895    時間: 2010-11-25 09:41

錢越來越小圓,有錢就多買茶,沒錢就買些老茶
作者: 了凡    時間: 2010-11-25 10:14

回復 43# chen6955

关於此点,大部份的人可能忘记了全球的原物料大多以美元计价,一旦美元贬,物价也会变贵;
中国的通膨可分为两大因素:1、本身的经济成长。。2、全球非经济成长造成的物价成长(变相通膨)---美元贬值
中国虽说是大国但仍然要近口世界各地的原物料
至於兄说经济学白学了,这可能是大部份的人忘了,她本来就是变动的社会科学,也是为何自古以来多少强杈大国因这原因毁灭!
作者: 了凡    時間: 2010-11-25 10:29

回復 44# ulumochi


    一个国家正常的经济成长带来的CPI上升是好事,但造成过度通膨则易引发一些现象,假如收入不及通膨会禳消费变少,
    有可能反而带来通缩, 这也是景气循环会有的状况之一,另外有时价钱往上涨不一定真的变贵,这须更深入讨论币值购买力,
     以及其它因素••••!
作者: chen6955    時間: 2010-11-25 11:09

回復  chen6955

关於此点,大部份的人可能忘记了全球的原物料大多以美元计价,一旦美元贬,物价也会变贵 ...
了凡 發表於 2010-11-25 10:14



全球原物料如果以美元計價,那當美元對人民幣貶值時,
中國大陸進口的原物料,轉換成人民幣的成本就下降,物價應該降低才對。
所以你的說法剛好與經濟邏輯相反。
作者: 了凡    時間: 2010-11-25 11:13

回復 48# chen6955

兄您好,正确!但美元针对主要货币近年来贬值三成以上,那试问人民币相对升值了多少?
作者: 小神童    時間: 2010-11-25 11:26

錢越來越小圓,有錢就多買茶,沒錢就買些老茶
aa983895 發表於 2010-11-25 09:41



    那要趕快去賺錢....
作者: tedin5313    時間: 2010-11-25 11:33

那要趕快去賺錢....
小神童 發表於 2010-11-25 11:26



沒錯,沒錯,要是沒錢,連飯都吃不起,茶就更不用喝了。
作者: ulumochi    時間: 2010-11-25 11:53

回復  ulumochi


    一个国家正常的经济成长带来的CPI上升是好事,但造成过度通膨则易引发一些现象,假 ...
了凡 發表於 2010-11-25 10:29



  
兄說的對

{社會科學}是最不科學的玩意了
尤其是經濟學這一科...
所以有人說>>>:100個經濟學家針對一個問題會有100種以上的看法
作者: 1987210230    時間: 2010-11-25 11:55

大師在講經濟學相關理論  對於後學都有正面之啟發
所以說美金如果貶30趴   而人民幣僅升值10趴
ㄧ減一加之下   受害的最大是出口商還是進口商?
而普洱茶銷台是以美金計價還是人民幣還是台幣計價?
大家是不是可以討論討論?至於熊市或牛市,最近南北韓的衝突有沒有影響呢?
作者: 了凡    時間: 2010-11-25 12:33

回復 52# ulumochi

感谢各位先进的讨论,其实弟会提出一些看法,主要想说的是凡事不是只有相对、绝对,
因为影响的因素太多了,有时简化问题是好事,但讨论有时多角度会相对完善一点,
希望以后在论坛也能与先进如此研讨!
作者: ssmsn    時間: 2010-11-25 19:17

感謝分享   ........................
作者: 愛呷茶    時間: 2010-11-25 22:47

經濟學本來就很令人大傷腦筋,有一個笑話說:

柯林頓和葉爾欽在首腦會談的間歇閒聊。

葉爾欽對柯林頓說:「你知道嗎,我遇到了一個麻煩。我有一百個衛兵,但其中一個是叛徒而我卻無法確認是誰。」



聽罷柯林頓說:「這算不了什麼。令我苦惱的是我有一百個經濟學家,而他們當中只有一人講的是事實,可每一次都不是同一個人............」
作者: ymd    時間: 2010-11-26 08:49

回復 56# 愛呷茶


    之所以經濟學家會被說成10個人有11個答案,其主要在於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一般人都會期待一個經濟預測或解釋有確定的答案,這對於經濟學家習以為常的所建構的理論架構、思考邏輯、或簡化在理論之演繹、實證之歸納上,不同的答案是很平常的。因經濟變數十分複雜,包括變數的數量、變數間的影響、交互作用等,另經濟學家在研究某一經濟問題時,會選用一個具理論或實證基礎的模型,他會設定計量方程式,定義自變數與應變數。討論2個以上自變數對應變數的影響,本身就已複雜,要交由計量經濟學之電腦軟體去跑出結果。所以大家回想大一經濟學第2章中有提到「假設」「其它條件不變」,就是控制其它條件(或稱變數)不變,集中心力在欲探究的變數上。而此「其它條件不變」,正是經濟學家在研究上可主觀的自行去定義,當然造成不同的假設會推演或實證出不同的答案。對於經濟學界,這是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另在總體經濟學上,因工業革命後,歐美遭遇不同的經濟、社會、政治發展歷程與問題,各總體經濟學派歸結出不同的理論與政策建議,亦即解決經濟問題的藥方有所不同。故研究總體經濟學時,因學派的不同、選取不同學派的總體經濟模型,投入不同的變數值後,結果當然不同。
作者: 羽身    時間: 2010-11-26 10:33

經濟的成長衰退本來就是一個週期性的活動 只是時間長短上的問題




歡迎光臨 臺灣 T4U 茶藝論壇 (http://www.t4u.com.tw/chat2/)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