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有機施作的花生跟化肥農藥吃起來是差異非常大的。
有機的那種甜是覺對感覺出來的。
所以末學才一再舉例,品 ...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5-30 21:45

這後學也說過了, 施化肥生長快,口感會比較淡

但絕不是您之前說的舌腔會麻及有鹹味
那是外行人的自我想像言論

TOP

這後學也說過了, 施化肥生長快,口感會比較淡

但絕不是您之前說的舌腔會麻及有鹹味
那是外行人的自我想像 ...
虛竹 發表於 2016-5-30 21:51


這是與有機肥的相較,有限定範圍的, 所以別以為口感較淡的就一定有施化肥

下雨過多的季節,日曬不足的地方,農產品的口感也會比較淡
學問是要多方多面的統合與實地的觀察
不是隨便抓一個點,然後憑自我的想像及推論,就可以當作定論
例如喝了舌會麻及有鹹味就自我想像是化學肥料的因素,這與實際差很多

這世界外行裝內行來騙人,及內行騙外行的很多
大家要去求證言論的合理性才是

TOP

我們喝茶是要喝健康及開心的,所以化肥的問題不大,農藥的問題才恐怖
茶葉是否靠化肥長大的,我們多少可以感覺到,也無礙健康
但有無打過農藥的成品,就絕對喝不出來
連比我們人類感官敏銳幾十倍的飛禽走獸也不知道
所以飛禽走獸因農藥中毒的事件才會頻傳

施有機肥增加農產品口感,但還是有打農藥的很多
想只憑口感的好壞或濃淡來確定有無施打農藥,那是不可能
但當作取信無知大眾的說詞倒是蠻好用
只要邏輯通暢,很多人都會認為有理並相信
這也正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不辭辛苦努力杜撰或架構一些故事的原因了

TOP

關於小樹茶或台地茶或茶園茶農藥及化肥問題,後學有問過我二哥

他說有看到較小面積種植的茶園茶主人,採茶時會吃現採的青葉解暑熱及解渴
也上前問茶園主人,這樣現採生吃不怕農藥中毒嗎 ?
結果茶園主人說無礙,祖輩以前怎麼種我們就怎麼種,我們不打藥不施肥
只偶爾拔拔草,被蟲吃掉的不多,您要不要也來一葉吃看看



後來我二哥在附近觀察一下,發現林相及生態生克完整,害蟲不多
的確適合有機種植,不過當地農民並無有機種植的觀念
只是過去怎麼種現在就怎麼種而已


可能大面積開採山林破壞生態種植茶葉的,才比較有問題吧
虛竹 發表於 2016-5-28 22:14


後學二哥與茶農的短暫交流間,不但吃了幾片這處茶園的生葉,也獲贈了些許毛茶

這毛茶後學也因為好奇,飲了數次,發現除了質種耐泡外
口感的均衡感非常好,山林及海拔的生態氣息很清晰明顯
就後學到目前為止所喝過的四十幾種大樹古樹純料而言
能比得上它的很少

所以我們要喝好茶,但不要迷信大樹古樹就一定最好,生態好的茶園茶也是很優的
就後學對農業生產的實務經驗來講,只要生態好,土質適合,種植管理健康,製作優良,都能出好茶
而一般所認定的大樹古樹氣息,其實大都是生態及海拔的氣息,與樹齡沒有絕對的關係
台灣一些生態良好的高山好茶,也有同樣的氣息與質感特性
所以一些洗腦文對後學這種有實務經驗的農夫而言,也只是笑話而已

後學分得出台地茶或茶園茶,小樹,大樹,古樹,野茶的差別及生態海拔的特性
也因此了解若您僅憑某些特點來認定何為大樹古樹,那絕對中招
那些邏輯性很強的洗腦文,就是為了讓您中招所設計及架構的

TOP

前輩您無法辨別有無施作農藥,不代表沒有人能夠辨別,正如
您非魚兒,焉知魚兒不快樂?此是心證範圍,逞口舌之爭無益事實
真相。
真正天然國有林的古樹茶會帶有鹹味?
帶有鹹味肯定值得懷疑,不會買它,因為違反自然甘甜的滋韻。
帶有麻感,不是覺得更奇怪?
更不會買了。總之吃久了天然的食品自然對有人工施作的產品
會產生排斥,這叫排它性,是物以類聚及薰習的道理。
薰染成性,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正是習慣養成後要改變就
難如登天了。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5-31 20:44

前輩心證這詞用得太好了,一切都用心證,就可為所欲為了

顛倒黑白,扭曲是非曲直,都可憑自己的心證為之
前輩煞費苦心,所為的就是這個吧

但後學以為,您這想法"太純了"
後學對這種說詞也只是當笑話看而已

TOP

茶有單寧酸,單寧酸含量過高,口腔就會有明顯的澀麻感
(單寧酸也普遍含在很多蔬果中,所以有些蔬果吃後,口腔黏膜也會澀會麻)
茶鹼也會讓口腔發麻,並帶來些許鹹味
"麻,鹹" 跟化肥中的氮鉀 完全無關
虛竹 發表於 2016-5-30 20:09


如果有人想把以上實證上的必然,訴諸心證去否定,其用心可知

後學只能說其心邪惡,其行可惡

TOP

回復  虛竹
      要跟前輩談心證是什麼,就又離題了,所以選擇不談。前輩不須那麼武斷不可能,非天然的東西必然有跡可尋
多言總要留點後路吧!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5-31 21:08

人的腦袋及嘴巴是最不可信的,尤其是只想訴諸"心證"的腦袋及嘴巴

後學講的不是武斷之言,而是很一般的道德觀與理性思維
也是前輩最害怕及想推翻,好另立"心證"洗腦大眾的東西

TOP

   單寧酸是澀感非麻感。麻感也不是只在舌頭產生,有化肥的麻感也在下顎產生。
前輩您可多問些只喝大樹普洱茶的前輩,一天請他們喝
台灣高山茶,那將很快得知麻感,鹹感。
前輩您什麼茶都喝,基本上辨別力已稍弱了,問些只喝
普洱老茶或大樹茶的前輩會比較準。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5-31 21:15

這段就是標準100%心證扭曲之言

單寧酸過強,澀過頭舌頭就會麻,辣過頭也會麻,這很正常
茶鹼也會讓舌頭發麻,是種知識也是常理
但前輩處心積慮只想用心證去扭曲及顛倒黑白
這種用心的目的,後學完全理解

事實上,飲後舌面或口腔會有明顯澀麻的,一些大樹古樹及野生普洱反而更多更嚴重
但這些一般飲茶大眾無所知也無所比較體驗,因此有些人就看準了這點
直接訴諸"心證",避開會讓他們破功的"實證"
後學非常能理解這種心態

TOP

虛前輩還是多問幾個有喝古樹茶的前輩或茶商,看看
他們的古樹茶是否有麻與鹹?
所以末學才懷疑前輩您喝的古樹茶確實是純料?
古樹茶生津是甜潤雅韻,化苦生津,回甘返甜....
純料古樹茶會有麻與鹹倒是第一回聽到,末學真是
孤陋寡聞

huangchan 發表於 2016-5-31 21:38

後學覺得先生您不是孤陋寡聞,而是想用"心證"塑造一種刻板的印象好洗腦大眾

辛苦了!

TOP

有些茶,包括大樹,古樹,野生茶,除了單寧酸及茶鹼帶來的麻澀感及鹹味外
有些也有牙膏味,因為含
大樹古樹並不都是香甜溫潤可口的,味道及香氣奇奇怪怪的很多
粗澀寡淡且利的也很多,也不是每種都能存放
不過一些有心人,為了塑造大樹古樹非凡的價值觀
肯定就會用各種"心證"去否定這些事實,這不意外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