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南詔備考:普洱府出茶,產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專、慢撒六茶山,而以倚邦、蠻專者味較勝。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虛人禁用。苦澀,逐痰下氣,刮腸通泄。

“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虛人禁用。苦澀,逐痰下氣,刮腸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消胃生津,功力猶大也”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

這是什麼茶?


ulumochi 發表於 2010-12-8 17:54


這是普洱茶 啊 ! 文章裡面就有指明了不是嗎 ?

至於此處提到味苦性刻 ... 或許是喝到 " 老班章 " 新茶吧 !

TOP

再來解讀您的第二個文獻
2、“為劄飭遵辦事照得本府於2月初2日案,奉思茅府謝劄開除原文有案外封實採辦, ...
奇怪了,上面的只有諭令土民頭目們採摘貢品芽茶及頭水細嫩官茶,沒有作團(緊壓),馬上就運到倚邦交貨,那麼交出去的貨是散茶?團茶?
難道是交到倚邦才壓茶?這也不對勁,毛料用馬背抖呀抖呀走道或倉全都碎了,難道要皇帝喝茶屑?....要殺頭的!!

如果不是緊壓,那一定是把毛尖嫩芽當作曬青綠茶用十道金牌快馬加鞭送到皇宮給老佛爺享用去了

ulumochi 發表於 2010-12-8 18:03


毛料會因為運輸過程就碎了 ... 這是那個眼睛看到  ?   
就是現在也不會啊 ? 只要不重壓就不會多碎 . 如果有些破碎 . 入宮後負責的人也會篩選吧 !

另外請問 綠茶 這名稱何時開始定調 ?  ?  ?
普洱茶 是依據 目前綠茶製程所做的茶嗎  ?
還是先有普洱茶 然後有人將之做此歸類 ? 並且不見得正確 ?

TOP

普洱茶文獻資料

一、貢茶篇
1、“普洱茶於二月間采蕊極細而白,謂之毛尖,以作貢,貢後方許民間 ...

1. 的部份
從此普洱茶文獻中可印證 ... 當年的號級茶所強調的 早春嫩芽  . 其實也正是當年入貢的貢茶 .
" 時節 "上講 農歷 二月 也正是 目前茶界所強調的 明前 ( 農歷 三月三日之前) .

lin146 發表於 2010-12-8 17:05



號級茶不是緊壓茶?





ulumochi 發表於 2010-12-9 10:29

這是文字的簡述 ... 你是抓語病而已
如果要說得清楚是

當年的號級茶所 用毛料 強調的 早春嫩芽  . 其實也正是當年入貢的貢茶

TOP

老哥很幽默
原來老班章(勐海/布朗)古代歸類在六大茶山
ulumochi 發表於 2010-12-9 10:35



    所以我說 : 或許嗎 ? ...
其實 . 茶苦的原因很多 . 也不一定是要指定茶山
製程 節氣 也都是原因

TOP

如何證明綠茶毛料比普洱茶毛料價昂?

謅家駒先生在『烘掉得甘醇』一文中也有提到---
事實上,烘青毛茶的收購價約高於曬青毛茶。如三級六等的曬青毛茶,1987年的價格是每擔137元,同級的烘青毛茶卻是每擔146元,高出9元;1988年的價格是每擔149元,同級的烘青毛茶卻是每擔161元,高出12元。烘青毛茶的精製成品茶叫滇綠茶,市場上只有四個品種,即滇綠一級、滇綠二級、滇綠三級和滇綠四級。1974~1975年間,春蕊銷價每擔380元,滇綠一級銷價每擔400元。從成本核算看,廠家不會把級內烘青茶拼入曬青茶類。

ulumochi 發表於 2010-12-8 18:07


從此可知 謅先生也說明了  
1. 春蕊 價高 380  滇綠一級 400 .  比一般毛料 曬青毛茶137   烘青毛料146 貴出 3 倍 .
2. 滇青 與 滇綠 廠家是不混淆的

TOP

順便再回覆林兄的那一片06女兒紅
您那片茶有機會去問問實際作茶/採茶的茶農,要怎麼採才能那麼一致性的採到 ...
ulumochi 發表於 2010-12-8 18:31



當年就問過  薛董了 . 當時採茶時他在場 .

他當時說 : 此等茶只能採在 3月初中 . 新芽剛長的 2 周內 . 過了這兩周生長速度就加快 . 就會變成一心一兩葉 .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