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千心萬苦寫出來~ 賀開古樹茶 茶倉大車拼

話說在2013/01/31 楠珍發生了大車拼,以相殺不見血的方式呈現~

但因為楠珍 內人在上傳照片時發生錯誤,所以照片全沒啦,還好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在高人的協助終於救回照片了,使得本篇得以發表,但......其實照片也沒拍的多好啦..哈哈哈


來吧~先來張PEACE PHOTO ! 您瞧瞧大家多和平呀(內心其實很緊張~)



為何會想辨此活動呢?因為買茶的人都是自戀...哈哈
常常都會說我家地靈人傑 茶倉好,擺的茶轉的特別好...但標準常不一,東家茶比西家倉
所以,楠珍便以自家茶餅 (年份,茶質均一)來個茶倉大PK.....


首先,先來介紹各茶倉,順便謝謝大家提供的茶餅

1.新莊代表(2010 賀開古樹茶400g)


2.萬芳代表(2010 賀開古樹茶400g)


3.龍潭代表(2010 得水茶堂訂製茶賀開古樹茶400g)


4.樹林代表(2010 賀開古樹茶100g)


沖泡方式:使用二個相同蓋杯,以二二對泡,每個人二個杯子,寫下個人心得,純粹自家小pk~
你看看....大家多認真裝模作樣呀....不是啦,是多認真寫呀~
5

評分人數

待小弟整理一下心得再公佈~
1

評分人數

TOP

年假果然一下就結束啦~不知大家是在家喝好茶還是到處趴趴走呢??? 想分享的人也可以在此版與其他人分享哦~~

blue Monday 可一點都不blue哦!!!混了一個年假,楠珍來發佈心得囉

就先以生性害羞的郭大哥心得與大伙分享~
整體來說最喜歡萬芳倉,覺得轉最快的是龍潭倉

萬芳倉:
茶香:淡雅
茶湯:滑順中帶有小澀.甘甜生津.口腔飽滿
茶色:呈深黃透亮


樹林倉:
茶香:淡雅
茶湯:滑順.甘甜生津.飽滿
茶色:呈青黃透亮


龍潭倉:
茶香:沈穩
茶湯:滑順.化甘甜快.飽滿
茶色:呈深黃透亮

新莊倉:
茶香:淡雅中帶微花香
茶湯:滑順.甘甜.
茶色:呈青黃透亮
1

評分人數

  • 小神童

TOP

由於喝茶是很主觀的,普洱除了選茶是很重要之外,擺倉更是一大功夫,
楠珍想借由此類活動希望能理出一些更具體的擺倉方法與大家分享。
當然,一次活動是看不出什麼端泥,所以楠珍會持續辨類似活動與大伙共同進步!
若茶友有什麼建議或是擺倉小技巧也可以在此留言與其他茶友分享囉~
1

評分人數

  • 小神童

TOP

回復 5# davidw 好像只有揭示儲存的地方不同,
至於儲存的方式及環境如何沒有說明哩?


此次活動主要是想了解相同的餅茶放在不同處會有何差異。
因為是臨時起議,所以儲存方式大同小異(ex.整件放/整筒放/單餅放... ),

當然,單次粗略的比較是無法準確性的提供有效擺倉資訊,但楠珍想..經由多次比較與討論,
應該可以理出一些些有利條件(楠珍的小理想啦)與大伙分享~

環境簡約說明:
萬芳倉:一般住家,通風不日照。
樹林倉:一般住家,無通風但不悶不日照。
新莊倉:一般住家,通風不日照。
龍潭倉:小套房式茶倉。

如果其他茶友己有些擺倉好方法,也可在此留言分享,
楠珍也可多學習~



2

評分人數

  • 容爸

  • 素還真

TOP

回復 7# davidw

此次活動茶餅大多以紙箱,紙袋存放。
而楠珍也自行以紫砂罐、陶罐將餅撥散存放,發現對於轉化的確有加分。
而溫度、濕度控制也是楠珍想探討的,目前楠珍並未有明確數據結果來判斷溫濕度多少是加分的。
看來davidw茶友對存倉也有些心得,可否將擺倉心得與大家分享 ,讓楠珍也可學習

TOP

再來,就是林大哥的心得分享囉~整體來說,各倉表現都有轉化,香氣和喉韻皆有變化。


萬芳倉:
表面茶香下沉,入口甜澀並存,滑潤度非常好,
茶質逐泡加重,尾韻回甘強,身體反應明顯。


樹林倉:
茶香明顯,入口香甜,滑潤度可,

尾韻帶微澀,滋味口齒留香。

龍潭倉:
茶香中帶微花香,茶質逐泡加重,滑潤度可,

入口香甜,滋味醇厚。

新莊倉:

入口香甜苦澀都有,茶質厚實,回甘苦甜兼具。

TOP

回復 6# 楠珍

謝謝容爸提醒,再補充說明一下
萬芳倉:一般住家,通風不日照 1樓。
樹林倉:一般住家,無通風但不悶不日照 8樓。
新莊倉:一般住家,通風不日照 4樓。
龍潭倉:小套房式茶倉 2樓

如果其他茶友己有些擺倉好方法,也可在此留言分享,
楠珍也可多學習~
1

評分人數

  • 容爸

TOP

今天就分享楠珍自個兒的小小心得囉~整體來說,約前3泡各倉表現較有差異,之後表現大同小異。
應該是擺放時間不長結果。但相較於新茶都有明顯轉化,未來轉化是有期待性的。
楠珍會持續追蹤並儘可能將各倉較明顯環境差異點與各位分享。
若各茶友本身也試過類似比較,楠珍也希望能將心得分享,讓楠珍有學習與大伙一同進步。
必竟普洱茶好玩也在於此~喝茶交朋友,互相漏氣求進步


萬芳倉:
茶湯呈栗黃透亮,入口有微苦,但化甘甜的速度快。

茶質逐泡明顯變重,尾韻帶微澀,回甘有深度。

樹林倉:
茶湯呈金黃透亮,茶香明顯,入口滑順,潤度稍嫌不足,
尾韻帶微澀,但回甘有深度。

龍潭倉:
茶湯呈栗黃透亮,己無明顯茶香,入口滑潤度好,

茶湯有醇厚度,尾韻帶微苦,回甘不錯。


新莊倉:
茶湯呈金黃透亮,茶香明顯,入口香甜順口。
茶湯有開闊性,回甘不錯。
1

評分人數

  • 容爸

TOP

回復 14# 容爸 此茶一年都喝3-4次  初期的變化最大
而每次都是令人贊嘆的享受
只有一次帶去新店茶會泡表現不佳   
可能是茶青較嫩採   用180cc壺泡太高溫   變成味淡香薄沒泡水


以楠珍小弟的淺見:
普洱茶用壺滾水沖,會使茶湯較活耀,較開闊,滋味豐富,只是細緻度表現會較弱。
普洱茶用壺滾水泡,會使茶湯較細緻,但感覺有些微"綁綁"的感覺。


茶青有芽有葉,茶湯滋味豐富,茶質較厚實。

茶青只有香度會提高,但相對澀度也較,茶湯較不豐富。
茶青只有老葉(ex..黃片),茶湯較甜水泡水相對不足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