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老茶已成珍,每喝一泡都會很珍惜。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5

評分人數

TOP

久未發言,看到這個主題,
還真有點蠢蠢欲動,不過人老才盡,
已經擠不出東西來了~~~~

貼一下舊文,熱鬧一下版面:

2009年元月22日
天氣:晴
氣溫:室內20.3℃
55CC老朱泥小壺,置茶量:3.2G
純乾倉儲存的茶,
雖然經過了20多年的陳化,
茶湯依然還有苦澀,茶底依然還有綠色。

陳味已出,稍許梅子味,
輕輕的樟香,居然還夾雜若有若無的菁味,
收斂性不錯,留存度佳,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
此茶膠質不若厚紙7532,但是今天所泡出,
其甜味居然可以比擬厚紙7532,
而且留存很長的一段時間,這是以前所沒有感受到的。

泡水度並不是很長,大概7-8泡已經快無味了,
長期以來小弟個人的喜好,
70年代、80年代的茶,
要說沈穩耐泡,小弟還是認為有一點濕度控制的茶(或說入一點倉),
現在喝,要比純乾儲存的茶,表現來得好一點。

純乾儲存的茶,除了清爽以外,
以20多年陳期的茶來說,其刺激性還有,
活潑性當然比有一點倉的來得鮮活,
只是以現在喝來講,並還未表現出其圓融性。
7

評分人數

TOP

回了一篇文,看看以前所寫的,
心裡面感慨萬千!!!

再來一篇09年7月9日所寫的:
00年易昌號100G小餅
這一款茶,一筒10片、一件15筒,竹籠裝,
據說總共只有生產1500片,是用99年極品的茶菁壓的,
而99年易昌號所用的茶菁,據說收購期長達2年,易武區域但也涵蓋很廣,
小弟最多的時候有1200餅,不過現在只剩下一筒又開過的幾餅。

易昌號100G小餅,沒有內飛的有00年、01年兩批,
02年沒有生產100G小餅,03年綠色內飛,據說是用蔓撒的谷花茶所壓。
01年據說生產3000餅,幾乎都在香港某茶友的手上,
這兩款茶(00、01年),除了喝以外,幾乎無法從包裝外觀上可以分辨,
兩款都有兩種深、淺印刷的包裝紙,而且餅型一筒裡面,大大小小都有。





寫這一泡茶,有點沉重,
曾經為了擁有1200片小餅而自豪,
但是今天喝的感覺,
03年底的感受又出現,有色無味,只有膠質,
當然,因為有03年的經驗,所以也不會太驚歎,
大概如果跟03年相同,這種有色無味的轉化期,大概要一年,
時間一到,又會表現出質厚、強勁的感覺的,
就像去年年底,喝99易昌號宋體字極品,那種強勁的質感,沖得小弟頭暈暈。

開頭會說沉重,
是因為這泡茶喝完,居然有鎖喉的感覺,
茶是放在老水缸裡,照理講儲存環境不應該有鎖喉的感覺,
唯一能解釋的是制程上的問題,但是以前喝都沒有這種感覺,
所以說有點沉重。
5

評分人數

TOP

根據小弟的認知,八八青餅並不是指特定88年的7542,

而是當初放在香港陳姓茶商,後來轉手給白姓茶商那包含幾個年份的約200件7542,
在03年因為某些香港茶友在『茶顛網』介紹而爆紅,統括有三批。

一是厚紙,一是薄紙無內飛、一是薄紙有內飛,
小弟猜測,這些統稱的八八青餅,大概是橫跨89年到91年,
其中據說無內飛那一批年份最早,茶質最有特色,但是市價也最便宜,因為無內飛,
而厚紙八八青餅,市價最貴。

八八青餅會紅,大概是因為在號稱的純乾倉儲存下,
最大一批80末、90初的正廠茶,適逢03年純乾倉的觀念正在萌發,
這批茶有數量可供追求,又取一個響噹噹的名稱『八八青餅』的緣故。

因為八八青餅所最標榜的是『純乾倉』,所以同年份的入倉茶,
應該就不能稱為八八青餅,依年份或許稱為90年7542、91年7542比較恰當。
而餅模不同,包裝紙也不同的92、93年7542,不管入不入倉,也就更不能稱為八八青餅了。

下圖:厚紙八八青餅



下圖:薄紙八八青餅

8

評分人數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