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是找「普洱茶大師」,又不是找「聖人」!個人提的條件太「烏托邦」了吧!
「好收藏者必盗」,是大師必花大心力,知識豐富,收藏必多?就必須藏茶?除非到處打秋風!
既藏茶,久後必會賣茶,不然太多了,無處可放!
賣茶就必有利潤,至少賺個利息錢!
有茶就必須辨明真假,必與人爭執!
況且,若不為茶商,所收茶與其身家性命無關,何必花大心力研究!
若不為茶商,如何見多識廣!
若不為茶商,如何有大空間來存茶!
對普洱茶見多識廣,明辨真假!若能加上敢直言真假,至少在網路上,就可稱之為普洱大師了!
至於會不會騙錢,說真的,少賺一些,能讓買的人開心就好了!
不然各個位花那麼多錢念那麼多書,難道都是為了以後從事公益!
捐那麼多錢給一些大師,真保證你能上天堂!哈哈!

小弟到覺得開帖的人是不是該先說說自己心目中的大師為何面目!到底想讓大家說出什麼!
6

評分人數

  • ccglove

  • youcanoldman

  • 平常心

  • 建宏

  • stanlai2002

  • 圓仔花

TOP

你認為我是抬摃也可以!
我相信菜鳥兄是希望大家講出來「不貪財」加上他所提的「客觀」是成為大師的條件!

有一句名言,「自由,自由,多少的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O Liberty, Liberty, how many crimes are committed in thy name!
                 ---- 羅蘭夫人 Madame Roland (Manon Jeanne Phlipon)
自由改成「客觀」整句話仍然可以通!

茶的對錯是可以客觀的!BUT
茶好不好喝就是很主觀的!所以大師的客觀是在茶還是在喝茶?

如何客觀?講話的人,要很客觀,就有三個主觀:
1.首先要很主觀的認為自己是客觀的
2.要主觀的認為我的知識是足夠的
3.要主觀的認為我的知識足夠讓我很客觀

接收到訊息的人也很客觀,但是:
1.會主觀地依照對發言者的喜好,來判斷發言者是不是客觀
2.會主觀地對發言內容的喜好,來判斷發言是不是客觀
…(各位可以自己加上)

相信我的已經夠亂了,但是菜鳥兄一句「”主觀”並非不可~唯仍需以”客觀印證”為前提~」
這是什麼意思?看不是很懂!講更白話一點,「我主觀的認定我很客觀,我就可以很主觀!」XD

加上30樓,小弟其實講了很多廢話!真的不要把大師當聖人!
套個80/20法則,普洱茶能斷個8成,普洱茶學養豐富,就算是一個「專業」的茶商,賺點生活費,稱之為大師又何妨!
茶好不好喝是很主觀的!…
8

評分人數

  • 天夜

  • 文俊

  • 瑩瑩

  • ccglove

  • 圓仔花

  • youcanoldman

  • ulumochi

  • 平常心

TOP

回復 43# 菜鳥
每個人欣賞的角度|立場不同~若他人硬是要求您~也如同您現在這般~~~
認同他人之觀感~您接受嗎?~~


能以理服人,自會欣然接受!只是要講贏我是很難的!

欣賞的角度不同?是不是也代表欣賞的「能力」不同!欣賞的「深度」也不同!
有句俗話說「高手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為什麼?
有人用研究之心喝茶,有人隨便喝喝!有人喝的久,有人喝的少!有人聰明,有人笨!有人固執已見,有人趁機吸收知識!
有人會用喝烏龍的方式來喝普洱,有人則用普洱的方式喝普洱!有人用眼收茶,有人用口收茶!有人看茶書,有人從不看書!…
喝茶喝茶10年的人和剛入門的人都會喝茶,都會欣賞茶,也都會評茶!人生歷練不同,喝過的茶不同,喝過的數量也不同!看過的理論也不同!
其實這個「欣賞角度」,就是這樣形成的!不是嗎!

現在的心情是感慨加上一點點無奈!老實講,有多問題都被問過,也都被討論過!過個幾個月,同樣的問題還會再被提出,也還會有人再討論!
很多人都看過了好幾輪了,有的人懶的再回應了! 有的人還留了下來!是依老賣老也好,也許只是想在網路上保留一點老普洱的氣脈吧!
2

評分人數

  • 菜鳥

  • teddysu

TOP

回復 43# 菜鳥

這只不過是個基本觀唸~以喜好茶品為例:
您不喜歡喝的茶品~您可以”主觀”的說它”難喝”~
別人剛好相反的喜歡喝~而說它”好喝”~
此時~您就不能憑”主觀意識”的說他人不懂茶~
而否定他人之看法~


何謂懂不懂茶?
舉一個無關緊要的例子。是一位有錢的朋友說的!
他認識一位上市公司的小開,有一天到該公司的辨公室去,看到一幅張大千的大潑彩,但是這幅畫題的是「大風堂」而非「大千居士」或「張大千」。朋友贊嘆之餘,跟這位小開說,這幅張大千的畫好啊!只聽的那位小開不屑地說,「也不知我老爸幹麼掛這幅畫!什麼張大千,明明是大風堂仿的!」… … …

懂我的意思嗎!懂普洱茶也有個理!伯仲之間的茶難評,自可有主觀判斷!紅印跟熟普比一下,喝到紅印自然是要贊不絕口!熟茶呢,喝到了也不能說太好喝!
不然人家會說你不懂茶的!

TOP

菜鳥兄,在往下講,就變成人生哲學去了!怕版主要砍信了!

想說服我,當然要以理服我!問題是,我並不想說服誰啊!
看到一些不合「理」的言論,只是講講自己的看法,就當作是自言自語的練文筆!聽不聽在人,我自喝我的茶去!在版上討論的話題九成九以上都已經討論很多次了,一看就知道又在鬼打牆了!
話說回來,你就那麼確定「理」一定站在你這一方?

雪印好不好喝!真的雪印而且入過港倉的應該很好喝!不然上網花個錢,跟優良賣家買個一餅來喝看看,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至於在你眼中為何入港倉,發過黴的陳茶會好喝,這已經討論很多了,只是您想不想接受這個結果而己!
我確實會為了獲得旁人的讚賞~而稱讚”雪印比熟茶”更順口,因為我很虛偽! 只是背後更大的問題是,為什麼這麼多人說好的東西我卻不覺得?找找書,問問人,我的經驗是大部份的問題是在自己,只是要花很多時間!

和你一樣的,很多人說好喝,個人覺得難喝的茶很多啊!我就覺得很多大樹茶就沒有那個價值!喝了會肚子痛,再好喝也是自找苦吃!
會在這裡直接表明對大樹茶沒好感,是因為普洱的文化還是在陳茶!喝新茶仍待時間的考驗!
大樹派看了會很不爽,哈哈,當你們提出「什麼樣的大樹茶可以陳放」這種問題時,不就證明普洱茶的特色在陳茶嗎!

說真的,45樓寫了那麼多,就是想告訴您,「喜不喜歡」或「欣賞角度」是個人經驗所形成的,你要說渥堆熟茶好喝,本是你的自由!
只是普洱是不是這樣就很難說了!普洱茶是用來「品」,還是用來「喝」結果當然不一樣了!

舉個其他的例子,法國人喝紅酒,德國人喝啤酒,都是酒!一個是上的了國宴,一個卻是平常飲料!(酒我沒研究,至少在臺灣是這樣!)
同樣的跳舞,芭蕾可以在國家劇院表演,鋼管卻只能在酒吧裡!
原因就在兩者的文化內涵不一樣!
喝啤酒跟跳鋼管的不服氣嗎!只要多多研究二者的歷史、發展背景、困難度…就會了解了!

原共勉之!
5

評分人數

  • ccglove

  • qq620909

  • ulumochi

  • pzk252

  • 貫致粉絲

TOP

回復 55# 菜鳥

引經據典對不對?大部份是對,有時還錯的很離譜,因為引錯了!
舉個例子,各位去KIMO知識家查「身懷六甲」這個詞的解釋,全都是錯的,原因是全部的人在kimo+都引自教育部的解釋,而教育部是引自約80年中央日報社出的《成語出謎宮》,有沒有更早,我就不清楚了!
那是就錯了!而小弟怎知錯了,因為不合邏輯!只可惜,我做了修正也沒人理!呵呵!
喜歡查資料當然是好的,可是要查對啊!您老是引「發黴」的資料,怎不去引「普洱茶」+「發黴」的資料!

茶,您喜歡就好!跟你說到這兒了,再寫下去就重覆了,聽不聽就隨您了!

等下一陣子,又有人提出「相同的問題」時再來回囉!
1

評分人數

  • ccglove

TOP

這讓我想到周星馳在唐伯虎點秋香裡的台詞!
「對對兒本爲消遣作樂,今日穿腸兄竟然對得嘔出幾十兩血,可謂空前絕後,小弟佩服佩服!」
喝茶本為消遣作樂,(不喝又不會死),今日竟寫到體話連篇,真是佩服佩服!
到底誰在挑釁,其實開帖針對性就很強了,就已經是在挑釁了!
其實講了半天還是大樹派跟倉茶派在吵!是理性爭執?還是「派別」的意氣之爭?
4

評分人數

  • 圓仔花

  • thisway0625

  • huangfafo

  • 賴虎

TOP

可能要講的更清楚!
起因點在88樓烏大的「發霉大師」四個字!91樓開始飆髒話!
100樓「不過.....你们這些爛招用來激怒人誤觸版規,並以之惡人先告狀,倒是滿管用的」
130樓賴虎兄「其實挑釁才是問題的癥結點!」
小弟很贊成賴虎的言論!只是想點出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挑不挑釁就是個人感受了!
到底誰是始作俑者,就見仁見智了!但是有出言不遜就是真的。在弱雞賽局裡,不正是誰先轉彎誰就輸了!

比較令人不解的是,其實整件事不就是在討論「倉茶到底是不是發黴茶」?或更嚴格的說是「濕倉茶是不是發黴茶」?而發黴的東西是不可以喝!

可是那菜兄,從您137樓的發言,您是是認為濕倉茶可以喝囉!(而且還很好喝!有沒有拿去檢驗?)
又9 9樓射兄說倉茶又是溫度不夠、又是有衛生疑慮的,但是喝「乾淨的港倉茶」?

小弟看了都神經錯亂了,難道結論是只要「乾淨好喝的茶」就可以喝,管他什麼乾倉、濕倉、港倉、生茶、熟茶…!那問題不就變成「如何判斷乾淨的茶」了嗎?既然「乾淨的倉茶」可以喝的,那大家吵那麼久,又是SGS的,又是一堆研究報告的,到底在吵什麼?
以小弟簡單的頭腦,真的看嘸!
2

評分人數

  • 賴虎

  • teddysu

TOP

這些問題並不難解答,只要問一個問題,天文學是科學,那請問「星象命理」是不是科學?中國這些傳統的東西形式上是科學的,但是實質上卻更偏向哲學。
中國人有二個大缺點,就是好古跟喜歡「形而上」的東西,所以不喜動手、觀察,喜歡從古書來找答案,喜歡用想的。這些陰陽、五行、八卦、星座…開始是由自然界觀察,形成理論之後,就變成「形而上」的哲學,再加上「天地人」合一的想法,就會由這些看到的理論去推論到各個領域去,形成各種和「人」有關的理論!
山醫命卜相都是由「陰陽」、「八卦」、「五行」…等中發展出來的,並非由「人」去觀察、歸納與推論,也就是並非利用「科學」方法來的。例如為什麼這個藥可以治這個病,主要不是從人體實驗來的,而是某位「大師」是從中醫藥性去推出來的,中醫藥性又是怎麼來的,是由某位大師「觀察」或「觀看」而來的,所以才會有「犀角壯陽」之說,因為犀角長的像陽具。犀角也可以退熱,但為何可以退熱?如何發現它可以退熱?卻沒人知道!所以很多藥性,都是後來用西方科學來證明的。
命理更是如此,以紫微斗數位例什麼星在什麼宮位,會有什麼命,並不是觀察而來,而是從「天相」想當然爾的推論到人命上!八字更是如此,由曆法加上陰陽五行來推論,說起來好笑,只要修曆,你就會有不同的命!早子晚子之說也無法服人!時區如何修正?如果有些「哲理」無法對「命理」做完整的詮釋,只好推給「一利都是命」做為結束。
至於「格物致知」是不是就是科學,目前對格致的解釋是「「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但是這個講法是朱熹的觀點,會成為主流,主因是明太祖(姓朱)獨尊朱熹學說為《四書》為唯一官方思想權威以後,朱熹學說更是成為明清兩代歷時五百餘年在科舉應試上的官方教條觀點。(WIKI)但是這種講法多有爭議,王陽明就反對這種說法,主要是和後面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接不起來。
最後和「茶」連上一點關係,「茶氣」是不是科學?
1

評分人數

  • ulumochi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