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您好:從此茶的包裝紙及餅身來看,應為90年代的產品.此茶有生,熟兩種.餅面茶梗粗顯,條索偏細,採用邊境茶製作的機會較高,開湯後的葉底看來,條索普遍偏黑及欠缺韌度,此茶曾入過重倉.茶湯應已轉甜.同期產品有易武同昌,同興,同慶等.至於價格則見仁見智,買到自己喜歡喝的茶就是好茶.以上為小弟之淺見,請參考!

TOP

南兄:
茶品收到了,感謝分享,剛剛試了80年易武同慶,上來報告一下。
1.倉味還有些重,尤其前三泡,第四泡後才漸漸消失。
2.倉入得不輕,茶湯顏色深紅,還算通透。
3.茶滋稍帶苦澀,茶質也算厚重,頗有泡水,未來存放應該不錯。
4.茶湯入口可以聞到茶菁因入倉,水氣交織轉化出來的味道,這茶已到後段程度,傳統港倉剛退倉出來的好幾年內,都一直縈繞的這種氣味,我也聽過茶友、茶商稱呼其為樟香,這種味道由濃烈嗆鼻漸漸轉化到沉穩淡雅的港倉香,我比較認同後面的氣味才是樟香。
5.這幾年來這個味道以各種不同程度,不斷重複的出現在周遭的茶緣中,以個人的經驗判斷,這茶似乎介於90年後段至00年初期這幾年間(因同時也用90年中期的茶對試,結果這茶還未跟上那年份口感)。
6.建議:如果要自喝,可以適度的通風退倉,讓雜氣倉味消散,水菁味轉化快些;但如果要保值,就找個乾淨的地方,繼續照舊放著,久了價值就會慢慢出來,至於當初買的價錢,反正錢也給人家了,就忘掉它吧!
講不對的地方,也請其他茶友指正補充,謝謝!
2

評分人數

  • 張三豐

  • 若水

TOP

感謝分享 首先此茶 應不可能為80左右之茶 依小弟判斷大約在90末期 入倉不輕 倉味頗重 退倉還不夠
口感還可以 苦澀度仍不低 還需很長一段時間才適合品飲。

TOP

今天已收到了易武同慶,還有紫芽古樹
謝謝您

TOP

已收到兄大包的茶樣  它日回覆心得報告~
感謝兄大方分享的茶樣!!

TOP

回復  南地子


    這一批從茶材及重量來看應是90中後期出的,味道會很像廖福散茶
但應該是陳年毛茶翻壓的 ...
lee480318 發表於 2010-9-8 16:19



    感謝南兄贈茶先

這茶與弟上述的是不同批的茶,兄這批質更好,但年份卻更晚,約是00年左右的茶
此茶現在喝來帶有廖福散茶及入倉大葉青的綜合口感與香氣
只是還太生澀,不適合於現階段當日常飲品
而且這茶未來的轉化空間還很大,將會是不錯的老茶,現在喝了也很可惜

預估....等這茶的生澀感退去後,慢慢會轉出迷人的杏仁香,樟香味及溫厚濃郁的口感來
目前雖然買貴了,但並不可惜,因為它確實是款值得期待的未來好茶
而且這也是新手必經的學習過程,有中槍才會有成長的經驗.

TOP

感謝南兄贈茶先   

這茶與弟上述的是不同批的茶,兄這批質更好,但年份卻更晚 ...
lee480318 發表於 2010-9-11 19:54


廖福散茶
是境外茶菁,在毛茶未足乾時就堆放在茶倉內
幾年後就會轉出特殊的廖福散茶味,這味道有點像胃散的味道很好認.
不過這不是鄧時海書上說的那批,這類茶長期以來一直都有在生產.
市場上已經習慣把這類散茶,不管年份都統稱為"廖福散茶"

約在90中,老普洱在台灣火紅後,就出現把這類散茶翻壓成茶餅當老茶賣
一些取名 後期同慶,後期同興,後期...........的,都是這類的翻壓茶.

這類茶也因為毛茶階段入倉的時間長短不同,濕度不同,品質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南兄這批茶算是入倉入得還不錯,還保有大葉青的風味,所以未來陳化可期.

這雖是境外茶,非正統雲南普洱,但個人並不排斥,假以時日還是會滿好喝的

個人所知有限,以上聊供南兄參考.

TOP

茶餅看起來,真的很像,散茶翻壓成茶餅的.

TOP

先謝謝以上茶兄試茶謝謝,的確是小弟對入倉茶的不熟悉,加上小弟茹素口味清淡,茶量放少,比較不容易感受到倉味對口感影響,造成此次對年份的錯覺,各茶兄的答覆是小弟日後購茶的重要參考依據,也望請其他茶兄也能提出自己看法,謝謝

TOP

回復 36# ko001


    小弟向k兄道歉,請兄原諒小弟對茶的知識不足,望請兄以後能再次提醒小弟,謝謝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