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學習受教了

TOP

感謝分享!末學學習到了!

TOP

又學到一個知識!

TOP

早期普洱茶未有固定名稱的年代,有些茶商為了銷售上的方便,把外包紙、內飛拆除,改用自己茶行的包裝、命名,一來方便顧客辨識,二來也驗證老闆的選茶功力。這類茶商大多在香港,其中最令人懷念的當推『義和成』,其選茶用心,同昌黃記、早期藍印、圓茶鐵餅.....等等都改成蒼山啦、雲海啦這些饒具詩意的品名,外包則全部改成玻璃紙,方便顧客觀看茶菜;正面貼上自家標籤,背面看了會嚇一跳:整整齊齊、間距幾乎一模一樣呈放射星芒狀的褶痕,簡直不忍拆開。如今包裝技術突飛猛進,卻未曾再看到同樣精美的茶餅包裝,實在令人懷念!
1

評分人數

  • 頑童

TOP

感謝釋疑....有學到....

TOP

有些地方可以試喝就更好
完全針對茶品,最好是自己喜歡喝價格又便宜

TOP

回復 26# 瓷茶壺叟


    認同兄的說法,這裡的老僑說他們以前都認茶行,只買哪個玻璃紙包裝,有茶行名字的。中茶包裝的反而覺得是次貨,所以茶行才沒處理

TOP

學習了,感恩

TOP

霧裡看花................
有想像空間更可憑空唬爛

TOP

有一天一個好朋友送我一快茶餅~~~~他說這是他去文化處寫書法人家送他的餅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