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茶氣之氣

版主想要討論的茶氣
應該是指與茶對應的身體的氣感反應的刺激表現
氣感反應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 ...
香巖 發表於 2010-8-25 15:26



    兄好

個人從不否認所謂"茶氣"的存在,而且本身也有很多的體驗
只是把它定位在一種茶的內含物質對人體的作用力而已
不該把它跟氣功的氣與修真之氣混為一談
如我前面所述,裡面已有了很明確的分別

唉~""在中國文化裏用得太籠統了,把無以名之的作用力,代謝,循環,感覺........都冠上""
以致被很多人拿來誤導誤用及一以貫之的無限延伸亂用,事實上在中國的文化裏""還是有種種分類的

例如在中醫的範疇裏就有元氣,宗氣,營氣,衛氣,行氣,理氣,補氣........................ .....等很多很多.
若對中國文化不瞭解,看到""一字,就把所有的氣,等同的糊在一起無分別的論述


實在是侮辱了中國幾千年來累積博大精深的學問了.

TOP

謝謝指教!
兄台所問是區區在二十年前一篇以建立新科學哲學研究綱領的學術論文裏發表之觀點和論述的重點部份:

三維、四維、五維講的是維度,也就是存在型式所占的空間次元
在法界(一切存在型式)範疇內可以觀察到的
波是一維的存在型式(看到的水波表相是整個面,其實以波而言也祇是前進或變向的線性運動)
影子是二維的存在型式(祇有長寛沒有厚度)
物質是三維的存在型式(已有共識)
活植物是四維的存在型式(物質三維加上“生機”或“氣”成四維,沒了氣就死,死後的草木剩三維的物質)
活動物則是五維存在型式(活機體四維加上“心識”成五維)
人類最少是五維的存在型式(人之異於物動者,尚有幾希)
人的意識能力可以分辨植物和動物位格的不同
植物有“生” 動物有”生”有“命”

物質科學認為時間是第四維,以本論觀點,時間祇是心識作用對三維物質界運動觀察的“投影量”
時間在大法界中並不客觀存在,就如同空間也不是一種存在型式
時空(三加一維)或宇宙是就物質存在型式而建構的觀念
人的心識超時空(三維空間)但物質的肉體則仍受三維位格的限制
人們說三度空間也祇是就有三維存在型式的物質而說能容物質存在的空間是三度空間,但空間實際上有沒有可量測的維度?
沒有 因為空間本身不是存在物 
(請想像並對照國中或高中幾何數學的空間觀念)
一個能讓五次方程式存在的空間就是五度空間,三、四度空間亦是如此
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關鍵就在觀察者所介入觀察的“時間”“空間”並不客觀(位置和動量的改變都和觀察者和使用的量測工具有關)
做為一個有效的科學知識研究或討論(各類自認是科學知識的學問包括當今的物理化學乃至醫學社會學等)
要具備三個條件
一.        要清楚明白的定義或說明研究對象的“位格”──要解的是幾次方程式?
二.        要保證研究工作的位格高於或等於研究對象的“位格”--低位格的研究工具不可能研究高位格的對象
三.        研究對象和研究者使用的工具必須有交集

第二、三項容易懂
第一項是關鍵
這也是物質科學可以建構有效且具纍積性的知識

物質科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物質和物質的各種反應,而物質科學對物質的位格是有明確定義的──物質是有質量占三維空間的存在形式(影子就不具物質的位格)
雖然物質科學界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直接提到位格的概念,但物質的定義本身就具足了對位格的明確陳述,幾乎所有的物質科學家都知道,自己是在面對“三維的方程式”
反觀醫學界由於對“生命” 以及
社會科學界對社會或組織的課題仍在各說各話
(祇有大師的理論或派系詮釋權,而沒有解決基本問題的共識,更不用說是建立科學知識)
這正是因為對研究對象的位格定義不明確(瞎子摸象的比喻)
甚至還不知道要先將研究或討論對象的位格確定清楚這回事
傳統以為(其實當今都還是如此)明確定義或規範研究的範疇就是討論或研究的起步
但面對高於純物質維度的課題對象時(如生命、社會、煩惱、智慧…)
若沒有將研究或討論的對象維度型式(或稱位格)先明確取得共識,那將不可能產生有效的科學知識。
...
...
從茶氣談到存在型式的維度
主要是強調茶氣的氣是要從生機(四維)的位格來說纔“到位”
再論下去就是不談茶而是 “說法”了
1

評分人數

  • lin146

TOP

請問您的『三維』『四維』『五維』意所何指??

三維---點線面?
五維---眼耳鼻舌身?
四維?----禮義廉 ...
ulumochi 發表於 2010-8-25 17:47



    這個四維會讓人噴飯啦   

TOP

茶氣之氣

版主想要討論的茶氣
應該是指與茶對應的身體的氣感反應的刺激表現
氣感反應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 ...

氣味的氣是三維物質的成份與嗅覺神經聯合反應而呈現(還是要有心識去分別)
氣氛的氣是五維的心識經驗對總體環境之相互投射反應(多維度重疊)
茶氣的氣則是指茶對飲者生理氣脈的刺激反應之能量
茶氣是就生機(第四維)的能量型態而論

香巖 發表於 2010-8-25 15:26


請問您的『三維』『四維』『五維』意所何指??

三維---點線面?
五維---眼耳鼻舌身?
四維?----禮義廉恥??

TOP

茶氣之氣

版主想要討論的茶氣
應該是指與茶對應的身體的氣感反應的刺激表現
氣感反應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有經驗
例如 當手指頭被壓傷但又不見流血時除了痛以外 還會有麻脹感
這除了微血管破裂的生理神經傳導反應  還有
氣脈受阻的訊息  
中醫常說「不通則痛 通則不痛」多是指身上的氣的流動而言
若是血流的不通就不祇是痛不痛的問題,而是「不通則爆(裂)」

中醫講的氣與純物質的氣體以及心理“氣氛”的氣(情境氛維)不同
“氣”在以唯物辨證的宇宙觀為信仰的科學知識裡還找不到實證(間接證據則多不可數)它反應活的生物體上,但又不能被歸類為物質現象
氣味的氣是三維物質的成份與嗅覺神經聯合反應而呈現(還是要有心識去分別)
氣氛的氣是五維的心識經驗對總體環境之相互投射反應(多維度重疊)
茶氣的氣則是指茶對飲者生理氣脈的刺激反應之能量
茶氣是就生機(第四維)的能量型態而論
除非當今主流物質科學的哲學基礎從唯物辨證論
改變為多維度法界觀(宇宙觀的宇是指時間宙是指空間,還是自限在四維空間內)
否則中醫的現代科學化祇是會讓中醫“氣”死

至於“氣”如何體會或深細覺察 
除了天生特殊體質外 
就祇有練習一途
口感要練 音感要練 眼力要練 嗅覺要練
氣感當然也要練

練氣感(與練氣之目標不同,練氣是把氣脈練壯,以承受或引發更大的生命能流…)
太多的知識反成障礙
祇要知道它是生命能(炁)就可以了
再來就是放鬆(讓腦波放摱成α波)、覺察、不隨想(朷學者一隨想,腦波變成β波,就不易察覺細微之氣行)

有了基本較細膩的氣感
再來談茶氣
是不是比較切實些?!

TOP

呼 ~ 累了二天,總算可以出來透透氣了..........耶!

TOP

回復  小凱


   
買少了 ,自己生氣  

買多了 老婆更生氣  
結論......買多買少都很 ...
lee480318 發表於 2010-7-29 14:58


李大真是艷福不淺 妻妾成群 老婆都用在形容 不知太座是否在旁一 起欣賞 打X的快感 今晚應能感受獅吼功的威力 氣震八方

TOP

茶泡用熱水-------------沖出入杯------------------
在杯子表面有一層煙---會飄出----尤其是天冷的時候--------
蓋杯子好久------------------掀開-------依舊有煙飄出---
喝到肚子裡暖胃冒輕汗----------------------小弟認為這
是茶氣表現---------------------------僅表個人感受--

TOP

茶氣很難感受到,但是一屋子茶香開門就聞得到.

TOP

氣散就不好  這樣會(漏命)  小心  小心
羽身 發表於 2010-7-30 11:21


氣散真的不好
不過ㄕㄢˋ氣就會『大』好...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