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您知道麼?
同一片茶同一個人喝,在台灣喝是入了輕倉
到了昆明喝變成入了重倉
拿到北京喝反而會變成乾倉?

這就是普洱茶的奧妙之處(受溫濕度的影響很大)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7 15:21


烏大:
承上2帖,
同一片茶同一個人喝
在台灣喝是未入倉/純乾倉
到了昆明、北京..等地喝會變成變成不同程度的入倉茶嗎?


喝茶地點的溫濕度,有影響同一片茶開湯情形這麼大嗎?

TOP

回復 21# 石昆牧


感謝分享。
小弟原推想,同一片茶,同一個人喝,
縱然喝茶地點有異,溫濕度不同,
但並未變動該片茶品在開湯前經歷之倉儲歷程,喝起來卻會有入倉輕重不同之感,著實難以理解。

相較之下,
同一片茶,不同區域的人喝,
人為每個人的體驗及評斷標準有異。
同一片茶不同人喝,對入倉程度之輕重體會認定不同,
是很容易理解的。

小弟原以為,茶品倉儲過程中,未入倉/未受潮的茶品,在不同溫濕度的區域,雖然陳化狀況有別,但是不會喝出潮悶味的。
會喝出潮悶味,不是喝茶地區的溫濕度不同,而是這片茶倉儲過程中曾有程度不一受潮(甚至霉變)。
以上只是個人之見。
5

評分人數

  • etsac

  • 頑童

  • 瑩瑩

  • fffink1689

  • 石昆牧

TOP

如果同一款茶,有人說倉味很重,有人說是純乾倉.....
     chen6955 發表於 2011-6-27 15:07


該雜誌茶評中,對於茶品倉儲及開湯表現的認定,屢屢出現如兄所述南轅北轍之情形(倉味重相對於純乾倉)
確實令人錯愕難以理解。
茶品倉儲表現的差異及判定,似乎與評茶人個人好惡無關。
到底真的是因試茶地區溫濕度差異?還是各該茶評人對倉儲定義認知差異過大而雞同鴨講?或另有有其因?
值得探究。
3

評分人數

  • fffink1689

  • etsac

  • 銀生

TOP

回復 33# chen6955


除了同一片茶剝下的茶樣,不同的評茶人,對茶品倉儲狀況解讀(無關個人喜好)差距甚大,評斷結果常南轅北轍外。
在該雜誌「....論茶」的茶品取樣部分,
把各種倉儲條件茶品差異甚大(純乾倉/未入倉、自然倉、乾倉、各種不同程度之入倉)的各式茶品一同評比,也非常耐人尋味。

因為茶品開湯前歷經之倉儲狀況,對茶品轉化及實際開湯表現,影響實在太大。
一定程度以上之倉儲條件變異,對茶品開湯表現之影響,甚至不下甚至於遠高於茶品取材用料及製程工序的影響。

而各該茶評的意見,是出於其所收到、喝到「茶樣」的個人品評意見。

這樣的品評意見,「僅」針對該茶樣有意義,而對各該茶樣的真實茶品身份(即後來公布之正確茶品身份),意義有限且薄弱。
因為雜誌社的取樣,僅有茶品種類,並未就倉儲條件要求限縮一致。
小弟個人認為,這樣的品評意見,僅對於「與評茶人喝到的茶樣,同款同批,且倉儲條件(含醒茶狀況)均相同或極類似的情況下」,才有意義的。

至於可否就各種不同倉儲條件的茶品,能夠不受倉儲條件差異的干擾(例如撇開各程度入倉對茶品影響的干擾),正確還原其茶品的本質,加以品評?個人悲觀的推測,是很難甚至不可能的。

這是在觀覽該雜誌論茶主題時,不可不留意的。
5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 paragon

  • 普洱小峰

  • 容爸

  • ulumochi

TOP

就因為有許多難以彌補的誤差
所以除了華山論茶單元外
又多設了{藏倉茗茶},這個單元是同一片茶品有 ...
ulumochi 發表於 2011-6-28 11:18


小弟個人看法:該單元立意及方向雖好,實際操作現況及內容,宣揚推介茶品的行銷成分遠高於實際參考價值,參考極有限。請參考。
1

評分人數

  • 射過溪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