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回復 1# pinos
這壺是六字章,若對的話,是要配上1950、60年代的特徵,
但此壺的胎面感釉光重成這樣,明顯不是早期燒製的特徵,
5、60的土胎,之前已經貼過了,可以自己去找來看,
圈足工法不對,蓋內的工法也是典型後期工法。
總的來講,是一把十分典型的後仿壺。
您參考了~
1

評分人數

  • CTS

TOP

.............  真像是越辯越明ㄚ     下港兄拿出你專業    我支持你
t775921 發表於 2010-10-31 11:59

t775921兄感謝您的支持啦~

真理自然是越辯越明,但辯論是要看方式的,
必須能針對事與物進行邏輯性且對事不對人的答辯,如此才能使真理越辯越明。
如果是要噴口水、輕蔑前輩、人身攻擊,對主題的論證卻閃鑠其詞、圖片遮掩加工,
您說這要如何論?論下去有意義嗎?
所謂「揖讓而升,下而飲」,講的就是比試的基本禮節與道理,
這種基本的道理都做不到,論什麼呢?
與其花時間在噴口水,弟還是喜歡選擇享受我的老茶去~

說實話弟老壺與老茶都不缺,
喝茶玩壺都是隨弟之興而已,壺的事情點到為止,
(其實我講的夠多了,能體會的人已經很多了)。

茶友們自己也應該要學會判斷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這也是茶友們要學茶習壺必須培養的基本功,
判斷如何「找對人、問對人、跟對人、買對人」,
這項基本功如果沒有培養好,不論玩什麼(壺、茶、沈香、古董...都一樣),
學費多繳不打緊,買了一堆仿貨才鎚心肝啊!
如果真沒辦法培養出對的基本功,那弟也沒法可度了~

其實壺與茶是會說話的,弟不愛貼壺,不代表沒有壺(僅觀海面,能測海深嗎?),
一次能貼十把到代8杯的早期壺,壺就幫我回答了所有問題。

弟喝茶玩壺多年以來其實早已體認為這一切都是身外物,帶不走的,
所以想說就說,不想說時,就由他去吧~

人生與茶皆同,淡一點,真的很好、自在無比~

TOP

下港人兄~~
小弟老壺&老茶最近都有點缺...您讓點給小弟吧~~
吳阿舍 發表於 2010-10-31 13:42

阿舍老大:
弟的老壺與老茶僅足自用,沒有出口配額啦~
論壇中老茶&老壺大咖還很多啦,您就留點茶給小弟喝喝吧~

TOP

港大~~  


小弟最近在咱論壇上看了不少怪茶.怪壺跟怪言論...加上最近天氣轉涼.身體越來越虛啊~~  想說 ...
吳阿舍 發表於 2010-10-31 15:15

呵呵~

阿舍老大:

老茶大豐兄、翰翔兄...等大咖都還粉多,也都粉正確,天氣一年比一年冷,要補身體就要快哦~

TOP

就小弟所知,好像不太依樣
一般民眾喝茶好像也是類似我們這邊古早時....鋼杯....玻璃罐等等裡面丟幾片 ...
蔣爵陽 發表於 2010-11-2 20:26

蔣兄所講的與早期普洱火紅前的雲南情形是一樣的,
早期先到雲南製茶的茶人們都知道,雲南人是怎麼喝普洱茶的,
基本上好的料都交廠內壓餅,賣到外地(香港...等)賺錢去了,
當地人喝什麼?怎麼喝?
就毛料隨手一捉,大杯拿來沖而已~,
哪管什麼年份、拼配的。
台灣俗語:「賣徊吃缺」(賣磁器的人自己用有缺口的碗),就是這道理。

早期中國一窮二白,有能力買壺泡茶的有幾人?
想想綠標上貼的字是什麼?英文的made in China,
很明顯的,不是內銷,是外銷用的。
綠標很細工嗎?有綠標的茶友應該知道,
作工平平,就是幾元的壺而已嘛,你想怎樣?
大量生產的標準是「品質達到可接受的水準即可,數量考慮優於品質考慮。」
參考囉~
1

評分人數

TOP

圈足工法小弟終於看出端倪!學習了
在中堂 發表於 2011-1-2 16:57

恭禧在中堂兄!
看懂後,您自然明白誰言可信。

對的東西明明白白,實實在在,
何須詭言狡辯,壺會說話,不是嗎?呵呵~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