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掰掰妹  媽伍壹補太)  再爛的茶也可以放老 再奇怪的製程也都無差 重點是你要什麼?
有人喜歡喝新 有人喜歡放老 都對 都可以 台地 大樹  純料 拼配 入倉 乾倉都好
台灣愛喝老茶  大陸10個有 9個喝新茶  廠牌萬 仟佰種3  5年就叫老茶  也都嚇嚇叫  重點是你要什麼?
1

評分人數

TOP

大樹茶有沒有放老的價值  這個問題  就好像放屁要不要脫褲子的意思是一樣的(沒有取笑的意思)
舉例  河內園茶(號字級)  推估如果新茶 是大家鄙視的對象 沒有人會收  如果現在有人泡給你喝  相信還是很感動吧(我是如此)
普洱茶放老了都有價值  大樹現在人人追捧  未來也可能是少數人的玩物  普飲當然還是要有量的東西
現在的大樹茶  一個茶商入到山上 買得到10  20公斤都要看運氣  能友都少量 100片50人分 2年全部消耗掉  如何放老
普洱茶已經不是台灣說了算了  (老茶還可以)現在買茶是靠過去交情  賣面子的  在過幾年更難  要比摳摳了
7

評分人數

TOP

我相信喝茶是一種經驗的累積及判讀 身體的感受 是不斷在改變的  今天喝明天喝都會有不同的反應
身體健康跟生病都會產生很大的落差 前文有討論以口收茶 其實也就是一種經驗累積透過口腔感受 判別優劣的壹種方法  當然身體的反應也可以說對茶的一種判讀 但變數太大
很多製茶師連喝都不需要 直接告訴你孰優孰劣 這都是經驗的累積 非一朝一日達到 更不是身體感受
製茶   喝茶 都是專業 需要長時間培養 訓練 別人說的是參考書 自己答對了才是你的
7

評分人數

  • jovisaint

  • huangfafo

  • 容爸

  • 瑩瑩

  • 老陳

  • teddysu

  • pzk252

TOP

回復 286# lin146

市場行情是無法做假的 料頭與茶農之間的默契 是有的 但是不是肯定就很難說了  在台灣要一年到頭都在茶山是很難的 透過料頭 收茶 也不難 只要有生意做 誰都賣 我們得錢不會比較大  要相信自己 料頭就聽聽參考再說吧
當你沒有絕對辨識能力的時候  如何告述別人你收到的是什麼東西  要大量 單喝樣品 會一致嗎  或者差不多就好
這些故事在茶山茶餘飯後 常有得聽
到茶山去 沒有竅門 就是要努力的跑  今天去 明天在去 後天再去 你就有可能收到好東西  至於價位 就看誰會殺價了
台灣人 在產區不要說你做幾噸  真的排不上名的 更別說是拼配茶
有一家網購公司 在產區收料 專人收料 一待半年  猛海 易武兩地來回跑  各地行情 比料頭還熟 價位更低
今年 茶區價位 特別的茶區特高價位的茶 都不算  老班章 昔歸這些用幾百公克做標竿的茶 是沒意義的   平均單價 大猛海區塊是穩定的  易武是補漲行情
2

評分人數

TOP

年初  大益放出風聲  進軍易武   還沒看到茶  就先漲30百分比
3月初到易武   茶山轉一圈  到處是X林的車 放出風聲鮮葉都少收  每個寨子都如此
3月中茶山跑第三趟 開始有點量了  大部分是小樹  大樹 古樹 一個茶農都是 3  5  公斤少得可憐
今天你不買  明天就沒了  收到好料 不帶走 保證 變質  誠信是參考用的
料頭 充其量就是收購殘餘品或混料  這是現實面
2

評分人數

TOP

進入易武也有幾年時間了  一年兩季  一待就是一個月 到處跑跳 到處喝茶 今年茶價算特殊了 在大家期待價跌的同時 不跌反升 茶價依然在高點  好茶就是好茶 價高不一定茶好 (個人喜好不同) 相對地便宜的茶就不會是好茶(可能有性價比高的)
這幾年上茶山的內地人 (量產除外)很敢砸錢  不手軟 當然也是理性的購買 要求也是越來越高
收藏古樹有沒有明天 當然有明天 不只有明天 10  20  30年以後 更具威力
3

評分人數

  • 老陳

  • huangchan

  • clee

TOP

個人收藏古樹茶 已20幾年 也幾乎沒有斷代 除了98 02 04 這三個年份有缺之外 大概都足了  都是易武茶為主 每個年份 都有它應有的氣息'香型口感 不同表現
喝茶是一個非常自我的行為 阿公愛煮鹹 阿麽愛煮價  喜歡是第一選擇
3

評分人數

  • 老陳

  • clee

  • 容爸

TOP

價格會影響市場 但也沒有絕對 高端茶 本來消費的族群就有設限 產量更少  相對地依目前的需求還是在
1

評分人數

  • 老陳

TOP

茶葉收藏 實在很難 有絕對性的定義 大樹 古樹 好壞價差也大  我個人言 現在喝新茶  是很可惜的  如果看茶葉轉化的狀態 有點年紀的茶還是好些
如依市場論 當然現喝消費 商機無限
至於茶價的問題 跟收藏 因人而異吧 市場已經不是我們說了算
喝茶不是喝價錢 而是要你喜歡藏茶更是如此 量力而為 10 20 30年是可行的
2

評分人數

  • clee

  • 老陳

TOP

早期收真淳雅沒有任何的想法  就因為有古董茶的fu  他的尾水甜 韻 像極了宋聘號 同慶號(20  30)沖以後
所以當時就取名同慶的孫子 也就這樣陸陸續續收到在 個人內人對此茶非常喜愛  哪裡有出現 就往哪裡跑
到處看 到處收 很可惜 難找到真品
12年春低一次進入易武 有性接觸 當時幾位 參與製作接待呂老師一行人的老先生 也詳問了整個過程
94年的試壓茶總量452片 當時也就分送給前往的台灣人  剩餘的才10片一筒 手提回台  後續95  96  97每年簽約3頓 茶的流向就分散了 96一部分在香港 部分在韓國  97大部分在韓國台灣  當然香港有不肖商人彷96 年的出來賣 口感落差很大
3

評分人數

  • 老陳

  • 容爸

  • clee

TOP

返回列表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計數器